辽宁“项”上行|向世界一流地下铁矿山加速掘进
鞍山得名,缘于城市西南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很久以前,人们在这一带发现了铁矿石。接近峰顶的崖壁下,一处进深百余米的辽代古矿洞遗址证明,至少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有过开采作业。
鞍山得名,缘于城市西南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
古矿洞遗址。
“不过,直到今天,这处宝藏的价值,才将得到充分挖掘。”金秋时分,鞍钢基石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志东,站在半山腰上的西鞍山采选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指挥中心,遥指山间几处高高矗立的井架,自豪难掩,“目前各场地大临建设、各竖井锁口工程及辅助斜坡道硐门工程节点目标全部完成,8座井架全部完成现场安装起立,进入掘凿阶段,所有采矿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
竖井内施工画面。
这份自豪,从宣布动工那日起,就与建设者们相伴。
总投资229亿元的西鞍山铁矿采选联合项目,由鞍钢矿业与鞍山市政府共同建设,是央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作为国内尚未开发的资源禀赋最好、资源储量最大的单体地下铁矿山,其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一座年产铁精矿千万吨级的世界一流地下铁矿山。“这对我国钢铁工业获得稳定的‘粮食’供给、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满足鞍钢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落实鞍钢‘双核’战略,加快矿产资源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说起谋划了近10年、终于开工建设这个的项目,鞍钢矿业战略发展部副总监雷洪才很感慨。
使命、自豪感,也促进各方力量共同发力,推动项目建设的各环节“加速跑”。外部专家会审施工方案,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全力压缩工期;招标优选,实现央企强强合作的施工队伍快速入场。竖井工地上,近28米高的井架下,轰隆作响的卷扬机,不停地拉动提升机,带着物料吊桶深入90米的地下,再将废矸石送上地面;胶带斜井及辅助斜坡道系统掘砌工程中,专为隧道架设用的二衬台车正在进场。粗平土建设中,3号进风井30天工期缩短至22天,2号进风井45天缩短至25天,辅助斜坡道工期由40天缩短至33天……看到这进度,许多人都大呼“没想到”。
3号进风井施工现场。
斜井工程辅助斜坡道施工现场。
前线的快速挺进,一定离不开“大后方”的支持与保障。“鞍山因钢而立,因钢而兴,鞍钢始终是鞍山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鞍山市主要领导的恳切言辞,不单表达了要通过西鞍山铁矿项目的实施,促成央地合作良好机制建成的意愿,更展示了推动“双鞍”深度融合、加快项目建设的决心。
1号回风井施工现场。
还在项目的审批阶段,鞍山市就针对重大铁矿项目开工前期手续复杂、办理周期较长的问题,创新性提出重大铁矿项目前期手续审批推进制度,有效解决难题,并形成一套以服务西鞍山铁矿项目开工建设为模板的经验做法。应用“串并联”和“容缺”等“手递手”式的创新方式方法,西鞍山铁矿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了29个月,刷新了国内新建矿山项目的审批记录,率先实现了矿山百亿级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打造了央地合作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的新典范。项目开工建设后,鞍山市不但把“加快推进西鞍山铁矿项目”,放在《鞍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在征地开发、政策推出、协调协作等实际工作中,从多维角度,强化支持力度。
“支持不会停歇,合作将更加坚定”,鞍山市国资委主任李鹏飞表示,“随着建设向纵深推进,以西鞍山铁矿项目为牵动,鞍山钢铁主业的龙头作用将更突出。”他表示,为了将项目的带动产业链条协同发展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地区钢铁生态圈早日成熟,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未来,央地合作的步子将会更加坚实,“‘加速跑’,将是‘双鞍’携手共同进步的常态。”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查金辉 摄)
记者 : 唐佳丽、查金辉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