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回家|十年回家路——写在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
战鹰轰鸣,穿云而出。
11月23日上午,辽宁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两架歼-20战斗机护航运-20运输机呼啸而来。运-20降落,缓缓通过水门。现场近千人以最高礼仪迎回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死生大焉,叶落归根,让青山有幸埋葬忠骨,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梦寐以求的终极心愿,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伦理信息,也是极具温度的人文关怀。十年来,迎回安葬仪式不断优化,尊崇氛围不断叠加,弘扬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全体民众爱国热情的氛围不断浓厚。
更深切的怀念
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最可爱的人”。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
“每年看到国家用这么高规格的礼仪迎接他们,我特别欣慰。特别是看到国产大飞机、国产战斗机一起迎接,非常感慨。好多战友牺牲在敌机轰炸中,现在我们装备更先进,国家更强大,战友们可以放心了!”得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已经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维波激动不已。看着护卫棺椁的车队驶近烈士陵园门口,李维波挺直腰杆,向车队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直到最后一辆礼车远去,他的右臂久久没有放下,眼睛里闪动着泪花。
运-20飞行员徐延君曾两次驾机赴韩国迎接烈士遗骸。回忆起第一次执行任务,他深有感触:“回首先辈们在朝鲜战场上,缺少空中支援依旧浴血奋战,新时代的中国足以告慰英灵,我想这不仅是对志愿军英烈的崇高敬意,更是对先辈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的接续传承。”
曾执行第九批迎回仪式任务的礼兵阎鹏说,为确保以最高标准迎接忠烈回家,他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集训,每天训练时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训练用棺椁达到了45斤,超过了棺椁实际重量,“主要是为了能把所有动作做得更漂亮,以更高的标准去迎接老兵。”
怀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参与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每个人,都在用行动向先烈证明:这盛世,如你所愿。
更隆重的礼仪
“这两年,烈士遗骸迎回仪式规格越来越高,特别是看到国产大飞机、国产战斗机一起迎接,非常感慨。”
这些年,李维波无数次梦回战场跟战友们相聚。为了寄托哀思,从2014年第一次迎回烈士遗骸开始,李维波总会准时到场。这些年,他见证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流程不断优化,礼制不断升级。
2014年3月27日,第一批43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运送烈士遗骸的民航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空军派出两架歼-11B战机迎接护航。2015年3月20日,中国空军首次派出伊尔-76运输机赴韩国迎回。2016年开始派出礼兵赴韩执行交接任务。
2018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后,积极与韩方协作,军地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基本形成先行磋商、装殓交接、迎回安葬的工作流程。连续组派部级代表团赴韩国交接迎回,我驻韩国大使覆盖国旗。
2020年,执行任务的飞机改为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使用航空最高礼仪水门迎接。迎回仪式结束后,由军车护送烈士棺椁前往陵园,沈阳公安交警摩托车方队全程护送。
2021年起,安葬仪式礼兵鸣枪由3响改为12响,这是最高规制的礼仪。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经退役军人事务部与军队有关部门沟通研究,决定集体鸣枪12次,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增强英烈荣光。
2022年,空军首次派出歼-20战斗机护航,“双20”齐飞,告慰先烈。飞行员高中强说:“希望先烈们看到,世界顶级战斗机,咱们自己也有了!”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的第十年,迎回工作再次做出调整和优化。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副司长李敬先介绍,今年邀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迎回仪式并讲话,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辽宁省、沈阳市和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一千多名代表参加迎接仪式。在去年邀请香港青少年代表的基础上,邀请澳门、台湾同胞代表参加迎回仪式,是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在装殓仪式上,增加中方代表整理花篮缎带环节,安葬仪式礼兵任务改由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礼兵承担。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期间,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包括走访慰问抗美援朝烈士家属和老战士代表、祭扫抗美援朝烈士纪念设施、向烈士墓敬献鲜花等系列褒扬纪念活动。
十年回家路,百年强军梦。不断提升的礼仪标准,寄托着对英烈的哀思,也激励着后人继续阔步前行。
更炽热的尊崇
这是一个平常的午后,阳光灿烂,岁月静好。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不知名的参观者在烈士英名墙前留下了一束束鲜花。这面高3米、近200米长、由138块黑色花岗岩构成的烈士英名墙,上面镌刻着志愿军烈士的英名。
一座陵园留忠魂,一墙英名永流传。2014年,为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国家专门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沉式纪念广场修建了抗美援朝烈士英名墙。英名墙对面的地宫内,志愿军烈士安然长眠。地宫按照最高标准设计,充分体现对英烈的尊崇。2020年,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对地宫增设了除湿等设备,确保地宫内恒温、恒湿,符合国家对遗骸遗物保存保护标准。
迎回烈士遗骸,只是个开始。让烈士回国,更要回家。
2015年国家启动“忠骨计划”,通过志愿军烈士遗骸DNA比对,为烈士寻找亲人。2019年,中国首次通过DNA技术手段确定无名志愿军烈士身份,于9月在沈阳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认亲仪式举行,6位烈士找到亲人。2020年4月,“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常态化开展“烈士寻亲”活动。2022年7月,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及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正式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授旗,标志着我国烈士遗骸搜寻鉴定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从2014年起每年一次的迎回仪式,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国防教育课;接英雄回家的期盼,已成为全国人民向英烈致敬的共同心声。英雄烈士事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陈;“山河锦绣英雄归来”主题直播活动广泛开展,前后超100亿次网友线上观看;《长津湖》等一大批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的文艺作品广受欢迎……尊崇英雄烈士、传承英雄精神,日益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风尚。
作者: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王栋
责编:周艺凝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