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漠初心》亮相央视,彰武治沙故事感动无数观众
核心提示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在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南部的彰武,一代代治沙人用70多年的坚守创造了一个生态治理奇迹。彰武由此成为新中国防沙治沙的起始地,彰武治沙,也成为新中国荒漠化治理的历史缩影。由我省创作的电视纪录片《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于11月27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并于28日进行三轮重播。该片以几代治沙典型代表人物的故事串联起彰武治沙的奋斗历程。在一帧帧画面、一段段讲述中,“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走进了观众心中,并引发热烈反响。
踏遍绿海 定格彰武群英谱
《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由省委宣传部、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阜新市委宣传部出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指导,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彰武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该片制作自2022年4月启动,主创团队辗转沈阳、阜新等地,深入省市气象局、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治沙产业示范基地等相关机构、科研院所以及辽蒙边界林、乡镇村屯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历时一年多创作完成。
沿着时间线,《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将观众带回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彰武。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2.9%,土地沙化高达96%,一组数据显示着当时彰武人面对的生活环境,黄沙滚滚、遮天蔽日。为了守卫家园,更为了捍卫重要工业基地沈阳以及京畿重地,70多年来,从扎根这里的科研工作者到当地的彰武人,几代治沙人接续奋斗,创造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奇迹。
刘斌(左三)带领固沙科研团队寻找治沙灌木。(本文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介绍,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防沙治沙的科研机构在彰武成立,彰武由此成为新中国防沙治沙的起始地,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彰武治沙经验也从辽宁走向全国,尤其是“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为中国的沙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人才支持。“我们希望通过真实的镜头记录下彰武治沙精神,并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梁海燕说。
镜头中的人物感动着观众。1953年,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首任所长、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刘斌来到彰武的任务就是锁住肆虐的风沙。深入沙地,他坚持将分布于黑龙江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樟子松引入彰武,开创了我国樟子松治沙的先河。深耕科研一线,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原所长宋晓东扎根彰武30多年,为防沙治沙科研领域作出突出了贡献。1996年,董福财任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植树治沙,一干就是20年,不仅带领村民治沙,还打通与镇上连接的6公里村级公路。育苗、栽树、巡山,72岁的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侯贵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的治沙事业。“刚开始时,自己拉着线找间距,再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去刨树坑,结果刚刨完几个,前面的树坑就被风沙埋上了。”镜头中,侯贵回忆:“没办法,你只有继续刨才行,因为风沙一直在,你只有继续栽树才行。”如今,他承包的这片沙地也变成了一片绿海。以马为伴,以山为家,守护万亩松林的护林员李东魁如今依然坚守着,创造了35年无一次火灾的奇迹。
一组组数据展示着彰武治沙的成就。1955年,彰武县成功建造了我国第一片樟子松引种固沙林,开创了我国樟子松治沙造林的先河,樟子松成为河北塞罕坝、陕西榆林等“三北”防护林的核心树种。章古台固沙造林技术被载入中国林业史册。70多年,8500多名林业技术人员从这里出发,向全国14个省(区、市)传播着固沙造林技术,带动了“三北”地区固沙造林达百万公顷。如今,彰武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防护林带向科尔沁腹地推进了13公里。镜头中,茫茫的沙地被一片片树木覆盖,带给人的是震撼。这片绿色,也成为彰武人的动力。
70年间,彰武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了31.47%。
近年来,彰武县大力发展沙农业、砂工业、沙文旅、沙健康,全力推进工业突围、农业转身、服务业提档升级,走出一条“防沙、治沙、用砂”的特色之路。该县被国家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 “生猪调出大县”等荣誉称号。同时,全县上下正全力实施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50万亩“山水林田湖草沙”相统一的生态治理区初步建立,“生态草原、美丽彰武”已经初显。
愚公移山 彰武治沙故事震撼人心
长达1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浓缩为50分钟的作品,每一帧画面中都融入了主创团队对彰武治沙精神的深刻感悟。梁海燕说:“中国人骨子里的故土难离是彰武人的原动力,对绿水青山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他们的原动力。作为记录者,我们在被这种精神感动的同时,更是深深地被震撼。”
“漫山的松林,一个人孤独地守望,只为保护这片承载着几辈治沙人辛劳付出的绿色,护林员李东魁坚定的眼神打动了我。”一名沈阳观众看过该片后说,“几年前,我曾在春季开车到过彰武,那里与沈阳的距离只有两小时的车程。而就是那片绿色将风沙挡在了远方,让我们能更好地生活,非常感谢这些彰武治沙人的付出。”
“纪录片让我对70年来彰武治沙有了更多的认识。”“感谢他们的付出。”微信朋友圈中大家的一条条观后分享让彰武县大德镇来虎村村民李静温暖不已。“很高兴能让大家看到我们彰武和这里的故事。”今年45岁的李静说,“记得小时候村周围都是光秃秃的沙地,春天大风一刮,一天下来家里炕上都是沙子。今天,我们村子周围沙地上已经种上了树,沙子少了,风变小了,我们的日子也正变得越来越好。”
作为第一代治沙人刘斌的后代,就职于阜新市彰武治沙学校的教师、今年26岁的刘莹在观看完纪录片后感慨万千,“这片绿色来之不易。作为彰武人,作为治沙人的后代,我倍感自豪。我将把彰武治沙精神讲好、传承好,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看了纪录片,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邸颖特别感动。因为在林业部门工作30多年,邸颖目睹了彰武风沙地区的巨变。“可以说,这是70年的前赴后继,是技术与恒心的坚守,一代代村民和林业人的智慧,实现了绿进沙退,阻止了科尔沁沙地南侵,保护了我们及后代。这份执着的信念,更是一份精神财富,指引我们在工作中坚守,继续为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贡献自己的力量。”邸颖说。
全国许多观众在看到《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后,纷纷为彰武治沙精神点赞。工作在南京的珂女士在观看后表示:“通过镜头,看到从漫天风沙的历史照片到一片绿色的今日林海,这种变化带给我很多震撼,也让我对生态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为河北人,我深深地被彰武治沙的历史打动了。当年他们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开始治沙,让人敬佩,他们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观众任磊说。
“看了这部纪录片,心情很激动。”宋晓东表示,“防沙治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我们几代治沙科技人员,勇担使命,不忘初心,接续奋斗7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为辽宁和我国防沙治沙作出了应有贡献,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认可。我们要把事业接过来,把精神传下去,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谭硕
责编:杨东溟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