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这段话出自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这句话凸显了法治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直接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大力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从全国人大授权自贸区、自贸港先行立法推动改革,形成法治引领改革的发展新模式,到广泛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到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新时代的中国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高效的政策落实,不断发挥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新时代十年,我国先后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不断培植公民信仰宪法、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等意识。我们持续推进全民普法工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力量,普及推广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提升公民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通过互联网、媒体、影视作品等努力为公民参与国家法治建设提供更多机会、平台和服务……一系列举措将法治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法治中国建设培育坚实的社会基础。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让法治真正成为社会的共识、行为的准则和权利的保障。
本期特约专家:冯硕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责编:闫 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指引方向
- 习近平在视察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时强调 把握海警力量建设运用特点规律 提高海上维权执法能力
- 镜观·领航|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宏伟蓝图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 习近平就亨利·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
- 时政现场说丨锐意创新 铸就科技创新的“闪亮名片”
- 时政镜距离 | 这里,是张江科学城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 习近平: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上海考察,重点关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