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为明代抗清将领立碑建祠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显忠祠碑记”揭示——
清朝曾为明代抗清将领立碑建祠
光绪十九年(1893年),清朝官员为黄龙立的碑,藏于旅顺博物馆。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显忠祠碑”的主人为明朝将领黄龙,他在保卫旅顺的战争中,力战后金军,最终自杀殉国,受到明崇祯皇帝褒奖。出人意料的是,清朝乾隆皇帝也对那些坚守气节、忠君报国、抗击后金军阵亡的明朝将领进行褒奖。晚清时期,清朝官员曾两度为黄龙立碑。因这一段独特历史,该碑入选“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石碑制作华丽,保存完好
对曾经顽强抵抗清军(包括后金军)的明朝牺牲将领,清朝皇帝是什么态度?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显忠祠碑”证明,在清乾隆年间,对明朝那些坚守气节、忠君报国、抗击后金军阵亡的将领,朝廷采取了大加褒奖的态度,不仅赠予谥号,且建祠立碑。
国家文物局此前发布的“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旅顺博物馆藏这块“显忠祠碑”因为记载这一历史事件而入选。
“显忠祠碑”制作华丽,青灰色沉积岩材质,通高150.5厘米,宽54.4厘米,厚13.5厘米。碑身正面刻有菊花纹,周边刻有折枝花纹。石碑正面顶部,从右到左刻有楷体字“显忠祠碑记”。
旅顺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刘立丽表示,“显忠祠碑”所褒扬的将士,是明朝末年驻守在大连旅顺口、抗击后金、最终牺牲在旅顺口的明朝东江总兵官黄龙以及在同一场战役中牺牲的其他官兵。
《明史》中有黄龙的传记,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也可寻见黄龙的名字。《明史》中记载:“黄龙,辽东人,初以小校从复锦州,积功至参将……”
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二十七的《明都督佥事黄咨文》是黄龙的手迹,是他在战争紧急之时写给某半岛国王的咨文。当时,已经归顺后金的明朝将领孔有德计划率兵北犯,袭击辽东。黄龙在咨文中向这个国王通报军情,并求借船只、枪支等武器抗击孔有德。
在这篇咨文中,黄龙将孔有德的兵变、明末辽南一带的紧张局势等情况进行了详尽讲述。我们可由此对当时的辽南局势有较为准确的了解。
史料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抗击明朝。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后金军不断开疆扩土,最终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迁都北京。在此期间,现在的辽宁地域是明朝与后金激战的重点区域。在辽东、辽西一带,两个政权的所属军队展开激烈搏杀,互不相让。明崇祯六年(1633年),在保卫旅顺口的战斗中,黄龙宁死不降,自刎身亡。
黄龙力保旅顺口,至死不降
黄龙的阵亡与孔有德的叛降紧密关联。
孔有德,辽东铁岭人,原为明朝东江总兵、左都督毛文龙的部下。崇祯二年(1629年),身为明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的袁崇焕以多项罪名为由,将毛文龙斩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双岛斩帅”事件。
毛文龙被斩后,他的旧部被收编,孔有德投奔了别人。崇祯四年(1631年),在皇太极率领后金军攻打大凌河城(位于今天的锦州凌海市)的过程中,本应按照军令沿着海路,从耀州(今营口)袭击后金军的孔有德发生叛乱,离开明军。第二年正月,孔有德攻占了登州(今山东蓬莱)。明朝廷对孔有德展开围攻。这年冬天,孔有德利用登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形,从临水一侧利用海路北上,向东江一带进发。此时,镇守东江沿海的黄龙提前做好布控,防止孔有德来袭。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黄龙写给某半岛国王的“咨文”。
一个月后,黄龙的部将与孔有德叛军对阵,重创孔有德,斩其手下多位大将。见旅顺口一带兵力较强,孔有德辗转到了丹东九连城,然后沿着陆路北上直奔今天的沈阳,投降后金政权。
为了报兵败之辱,孔有德建议皇太极袭击黄龙驻守的旅顺口。听从了孔有德的建议,后金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是向鸭绿江出兵,摆出了要一举夺下东江各岛的阵势,然后突然转头调向旅顺口,对其展开袭击。
作为主帅的黄龙中了计。当后金军佯装攻打鸭绿江时,他将大部分水师部将都派往了那里,旅顺口仅留下千余名守兵。结果,后金军万余人突袭旅顺口。黄龙亲自上阵迎战。在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守城将士奋力抵抗十余天,终因寡不敌众,渐显颓势。最后,大部分明军将士英勇殉国,黄龙至死不降,拔剑自刎。
消息传到北京,崇祯皇帝在慨叹之余,为了表彰黄龙宁死不屈的精神,“赠龙左都督,赐祭葬,予世荫”。也就是说,崇祯帝赠给黄龙以“左都督”一职,并让后世子孙享受世荫。
实际上,在孔有德突袭登州时,黄龙的母亲、妻子和孩子已被孔有德抓获。为了逼迫黄龙顺从,孔有德以人质为要挟,但黄龙不为所动,最终,黄龙全家被孔有德杀害。
清朝晚期,曾两度为其立碑
黄龙英勇殉国后,获得明崇祯皇帝嘉奖。出人意料的是,在140多年后,清朝的皇帝也对其进行褒奖。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特意下诏书,赐黄龙“忠烈”称号,并为黄龙及其部将建立“显忠祠”,供后人观瞻、祭拜。
刘立丽表示,乾隆对抵抗后金、抗清战役中英勇善战、勇于抗争的明代将领赏赐名号,进行褒奖,主要是为了提倡坚守名节与气节、坚守忠君爱国的思想,以便于今后的统治。在褒奖黄龙、史可法等一些明朝因抗清而牺牲的将士的同时,乾隆还在同一年下令编纂《贰臣传》,将100多名曾在明朝任要职,但后来又投降清朝的文官武将集合在一起,列为“贰臣”,以此提醒当朝官员要忠于清朝。
虽然清朝皇帝为黄龙等明朝将领建立显忠祠,但旅顺博物馆现在展出的“显忠祠碑”并非乾隆时期的原碑刻,而是在100多年后,清朝的另外一个官员所立的,立碑的过程在“显忠祠碑记”中记载较详细。
清光绪八年(1882年),时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的刘含芳受李鸿章的委任到旅顺口办理海防。对黄龙的事迹,刘含芳早有耳闻,于是到了旅顺口后,他开始寻找黄龙的墓地和显忠祠。100多年的风雨侵扰,黄龙的墓地与显忠祠早已逐渐隐没在杂草之间,找寻不易。
功夫不负有心人,1887年春天,在金州绅士知县乔有年的指引下,刘含芳终于在今天的旅顺口区黄金山东南方向的山坡上找到了黄龙墓。
见墓地已残破不堪,刘含芳将黄龙和他手下5名将领的遗骸合葬在一起,并刻立了石碑,还在黄龙墓地的四周筑起了石墙加以保护。遗憾的是,这块石碑早已不见踪影,从“显忠祠碑记”中可知,原石碑的内容较为简单。
在俄国、日本侵占旅顺期间,石碑被毁坏,曾用作建筑材料,现已找到部分残段。碑文中只能看到“明故左都督黄忠烈公讳龙……之墓”等字样,并列出了李惟鸾、尚可义、项祚临、张大禄、樊化龙几人的姓名。落款立碑人署名除了刘含芳,还有宋庆、丁汝昌、周馥,都是近代史知名人物。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也就是刘含芳找到黄龙坟墓的第二年,他又在三官庙的西边建起了祠堂,把每年七月十四定为黄龙的殉难日,在这一天加以祭拜。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夏天,刘含芳请安徽桐城人张诒刻下“显忠祠碑”,也就是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的这块石碑。
让刘含芳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显忠祠碑”刻立后的第二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黄龙曾经为之坚守并捐躯的旅顺口,在黄龙殉国261年后,落在了日本侵略者的手里。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