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巨龙:辽宁境内长城跨越三千年
本报记者 刘臣君
提 要
长城常常被比喻为巨龙,蜿蜒万里,屹立千年。长城是中华民族最具感召力、凝聚力的精神文化标识,也是中国“和合”文化的核心标识。以龙譬喻长城,由来已久。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貌、多民族融合形态,使辽宁的长城资源十分丰富,如果从3000多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小型城堡带算起,历经春秋战国、秦汉、辽金至明朝,各个历史时期的长城在辽宁大地上都有遗存。长城成为辽宁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
燕长城遗址曾是村民口中的“土龙”
长城,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北方辽阔的土地上,长则纵横万里,短则居于屯堡之间;俯瞰,“东起鸭绿,西抵嘉峪”,仰视,则处处雄关不可越……《三国演义》中,曹操形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如此,龙与长城相合,所以,用巨龙形容长城再恰当不过。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长期研究辽宁境内的长城,刚刚出版了《万里长城在哪里》一书。他告诉记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腾矫健,擅施云布雨,神通广大,保护人类风调雨顺、安居乐业。长城不仅在形态上与龙相似,而且在保护作用上,也起到了相似作用。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长城资源调查结果,目前辽宁的长城资源位居全国第五名。据考古学家冯永谦统计,辽宁各时期长城长度近2500公里,规模之大、类型之丰富,绝对是长城大省。
根据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考证:“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小型城堡带,可称作是长城的原型。”如果把它看作我国最早的长城,那么长城在辽宁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以此为发端,我省境内有燕秦长城、汉代长城、辽代长城和明代长城遗存。
战国时期,燕国修建了南北两道长城,与辽宁相关的是北长城。燕国北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和辽宁境内,西起河北张家口,经内蒙古到我省的朝阳,一路向东延伸,经阜新、沈阳、铁岭、抚顺、本溪到丹东。董耀会说,这条长城约修建于公元前300年,是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后一道长城。如今,燕长城遗存不多见。1941年,著名考古学家李文信在途经辽河源头时曾看到一道被当地村民称为“土龙”的遗址。经过考古调查后,他确认,这就是早已失踪的燕北长城遗址。
燕北长城后来被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时沿用,也有部分被汉长城取代。目前,我省境内现存燕秦长城确认墙体遗址有107公里,起于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镇八家子村六家子屯西北山顶,止于朝阳市建平县热水畜牧农场热水村马家湾屯西北。其中,建平县北部黑水镇有至今保存最好的一段燕北长城遗址。
我省汉长城资源也相当丰富。主要分布于丹东市、抚顺市、沈阳市、锦州市以及朝阳市。
我省保留最完整的当数明长城,基本覆盖了辽宁绝大多数城市。明长城的防御体系分为九镇,辽东镇明长城史称“辽东边墙”,是明代山海关以东的长城防线,东起鸭绿江畔的虎山,西至绥中县锥子山下的吾名口,总长度1000多公里,横穿辽宁全境。
“三龙聚首”,绥中集聚了多种形态的明长城
辽宁有悠久的历史,有大海、高山、草原、平原兼具的丰富地貌,使得辽宁的长城资源呈现出多彩形态。今年1月19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的“辽宁龙文化研学旅游主题线路”中,包含多处经典长城段,如明长城的东端起点——丹东虎山长城,还有葫芦岛市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因其与明蓟镇长城、辽东镇长城相交,三道长城如巨龙般盘旋飞腾,被誉为“三龙聚首”,闻名海内外。
辽宁西部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长城形态,重点在绥中。著名民俗专家江帆介绍,绥中县永安堡乡的西沟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以险峻称绝,长城墙体平均高七八米,以千斤条石为基础,条石至今完好如初,十分壮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长城。而相隔不远的锥子山长城集三道长城为一体,向南经九门口直达山海关;向西直通河北的董家口长城,因“三龙聚首”被称为万里长城上“最美野长城”。同时,因当地长城形式多样,独具特色,还被业内专家学者誉为“长城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绥中县的小河口长城地处辽宁、河北分界,是原汁原味的野长城,有“第三八达岭”之称。在这段长约8.9公里的长城上,约有31座敌楼、18座战台、14座烽火台。这里原始森林苍翠蓊郁,长城依山修建,犹如长龙蜿蜒盘旋,出没于山林中。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敌楼门楣上有半圆的雕花,有动物和蛇状图腾花纹,显现着独特的阴柔之美,别具一格的原始风貌,被专家学者称为“女性长城”。
绥中境内还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九门口水上长城。它地处辽冀两省交界处,始建于北齐,扩建于明初,是在九江河上筑起的一段100多米长的跨河城桥,城桥下有9个泄水城门,九江河水从九道门穿过,形成城在山上走、水在城下流的独特景观,也是非常独特的古代军事要塞。
江帆在对绥中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大量与长城有关的民间叙事。这些民间叙事在某种程序上勾勒出了长城的前世今生。江帆认为,以长城叙事为镜,可洞察其所映射的区域民众附着于长城的历史记忆、族群情感与文化认同。长城遗迹连同相关的各类叙事已经积淀为一种地域文化,成为当地民众展现社会文化身份、构建地域认同与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
江帆举例说,有一则《九缸十八锅》的传说,表达了区域民众对长城的情感与认同。再如,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则名为《城墙砖石不搭灶》的传说,讲的是当地一种习俗禁忌的由来,其叙事指向更为直截了当——一旦破坏了长城,盗用长城的砖石搭灶,不仅会遭受各种惩罚,而且永世不得安宁。
这些民间叙事大多歌颂的是民众以血肉之躯筑就长城,阻止了战争。那些生活在长城脚下的民众获得相对稳定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安居乐业、建设家园,这无疑是人心所向。
长城是一条体现“和合”精神的巨龙
辽宁境内的长城主要是在农牧交错地带,农耕经济是春种秋收,农民无法离开耕地;游牧经济则是逐水草而居,长城就是农耕和游牧两种经济类型中间的一条界限。董耀会说,长城的修建实际上构建了一种秩序:游牧民族的牧民在长城外放牧,农民则在长城内耕种,然后通过长城成千上万的关口进行贸易。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共存共生’,长城的修建表明对长城外民族的态度是共存而不是消灭,谁想打仗还修长城呢?所以我们也一直把长城视作是一种和平的标志。”董耀会认为,从长城历史来看,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长城区域碰撞、融合,长城两边早已成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变迁。
“修建长城的动力来自主张‘和合’的中华文化传统。长城文化代表的是不追求征服别人,当然也不可能接受别人的征服。我们更喜欢的是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董耀会说,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有不断吸收中原文化的过程,最终,实现民族融合、文化融合。长城内外本身就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形成了今天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所以说长城是中国“和合”文化的核心标识。
江帆也表示,长城并不只是单纯的物理空间存在,而是与特定区域民众的历史情感、文化认同形成深层次的互构关联。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带有区域特点的长城叙事与文化想象,还以习俗禁忌的叙事强化着对长城的维护意识与践行规制。江帆认为,长城实体也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发生关联,民众的个体经历、群体记忆、乡土情感与家国情怀源源不断地贯注与融入长城,使这一文化符号不断浓化,成为被区域民众体验、感知、触摸、认同的文化遗产。
江帆表示,长城的修建融合了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涉及大量的建筑、工程和军事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融会于长城之中的历史底蕴、工匠精神、建筑韵味、东方美学和中国智慧,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滋养。同时,在对长城的重新审视与发掘中,我们应涵养出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杨靖岫摄)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