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群:用有温度的手感知泥土的力量
李象群正在为全新作品《天道》做最后调整。
精彩视频 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 刘海搏 文并摄
核心提示
深秋,在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村335文创园,记者见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李象群,他的手握着一团泥,正在为全新作品《天道》做最后调整。其间,除了偶尔使用雕塑刀,再未见他拿起任何工具。这双手,曾做出过无数件或鲜活、或震撼的作品。
本期“辽海谈艺录”,记者走进李象群工作室,听他谈对鲁迅美术学院(以下简称鲁美)的感情、对雕塑艺术的感悟,也见证一件作品最后的完成时刻。
半路出家入行雕塑
辽宁是艺术生涯的起点
本报记者:您出生于哈尔滨,最初是如何与辽宁结缘,进而走上雕塑艺术道路的?
李象群:我从小喜欢画画,上世纪70年代初,经人介绍跟随原鲁艺在东北恢复办学后第一位校长——杨角先生学画。当时我年纪很小,没考虑考大学的事情,只想着让学画这件事步入正轨,但正是这个决定,将11岁的我引入了艺术的殿堂。那时候,我以为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油画家。1978年恢复高考后,我打算报考中央美院,杨老师不同意,对我说:“要考就考鲁美!”于是,我就考上了鲁美,当时只有17岁。
进入大学第一件事就是选专业,当时雕塑系没招够人,后来鲁美教务部门受雕塑系之托找我沟通,希望我能到雕塑系学习,我很喜欢雕塑,只是觉得太难,于是,我去咨询杨角老师,在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就到了雕塑系。那时候年纪小,又是“半路出家”,从平面转到立体很不习惯,做的作品远不如其他同学,我一度非常沮丧,不想学雕塑了。我把困扰说给老师听,老师建议我多看大师的作品,学习经典。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看罗丹的作品,一边对照画册,一边观察和分析模特,学习罗丹是怎么处理雕塑结构和细节的。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一个学期,我对雕塑的认识有了巨大变化,自信心一下子上来了,慢慢就知道该怎么做雕塑了。
1982年,本科毕业后,我留校在鲁美做教师。1987年,我考上了研究生,直到1990年,我才离开鲁美,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从17岁到辽宁,到29岁第一次离开,这期间是我雕塑艺术生涯的开始,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12年。
本报记者:您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堆云·堆雪》《红星照耀中国》《旗帜》等驰名中外。请讲讲与辽宁相关的作品故事。
李象群:每一件作品做好后,回头再看,我都能挑出毛病。有时候对着一个作品盯久了,就提醒自己“别看了,别再看出毛病来”。但同时,很多作品对我来说具有非凡意义,与我在辽宁求学、工作的经历密不可分。
我艺术生涯中很重要的作品之一《红星照耀中国》的灵感,来源于1979年我在鲁美读大二的时候。当时,埃德加·斯诺写的《西行漫记》在中国再版,宿舍里的同学纷纷传阅,我读后很受触动。在斯诺的笔下,毛主席与普通人一样,我能感觉到他生活的气息、他在我们身边的温度。但他又是不一样的,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做着最伟大的事业。这种感觉深深打动了我。但当时我刚开始学雕塑,还没有能力完成这件作品,不能做、不敢做。直到2005年,经过近30年的积淀后,这件作品在我心里终于成熟了,于是,萌芽于鲁美求学时期的想法,终于成为现实。现在,这件雕塑矗立在中央党校。
在辽宁工作期间,我还与很多优秀的雕塑家一起创作了多组大型雕塑,比如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大型汉白玉群雕《追梦》、坐落于中央党校的大型群雕《旗帜》以及陈列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人物雕塑《历史的抉择》等。其中,《追梦》从开始到落成共用3年。作品中73个人物形象融入主体之中,形成团结一致、阔步前行的恢宏阵势,让人感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建设祖国逐梦前行的豪迈气概。
能够亲手创作这些雕塑,本身就是一份至高荣誉。
美的教育意义深远
不只是学画画那么简单
本报记者:这些大型作品都是您带领师生团队共同完成的。先后任教于鲁美、央美和清华美院等高校,可以说,您这一生从未离开过教学一线,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对于美育,您一定有很多心得。
李象群:我非常喜欢教学,觉得为教育付出的所有精力都是值得的,从未感觉疲惫。在教学上,我要求学生夯实基础,大胆实验——本科的时候,扎扎实实学基础;研究生的时候,大胆实验,放开手脚去做。通过实践不断挖掘潜能,创作更多的原创作品。从事教育和艺术创作事业四十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艺术家,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我一直认为,全民美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曾参加过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会画少年的天空》,是节目的策展人之一。这个节目就是为了鼓励年轻人从事美术行业,让人们知道艺术家是如何诞生的,希望通过多种渠道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美。美育不仅仅是教绘画、教艺术,更能促使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2014年12月25日,我重新回到鲁美工作,直到2023年6月才离开。这八年半的时间里,一心想为全民美育贡献一分力量,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使命来做。辽宁振兴,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某一部分人努力就能达成的,需要全民一起来做,教育正是最好的途径。
为雕塑赋予温度
手是我最重要的创作工具
本报记者:多年来,您投入教学上的时间比创作还要多,教学理念是服务人民,您是如何将创作与人民结合到一起的?
李象群:2018年,鲁美建校80周年时,我汇集大家的力量,主编了《我们从延安走来》文献汇编。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鲁美的前身正是1938年创办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艺术院校,鲁艺的精神是服务人民。而解读延安精神,正是告诉我们艺术工作者要站在时代思想的前沿,要把思想放到作品中呈现,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我们做出的作品就是要献给人民,办学理念和成果也一定要展示给人民,否则就失去了其本来意义。
我在创作理念上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红星照耀中国》《一个小老头名叫巴金》《焦裕禄》等,都是用雕塑表达人民情感的作品。通过多年研究,我力求用雕塑艺术展现真实可信的人。它的意义在于,很多年过去了,或许这个人已经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但当大家看到这个雕塑时,便会感受到这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过、有温度的人。
在创作中,我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手,雕刻刀只是辅助。手是有触觉、有温度的,当指尖接触到作品时,创作者会有很踏实、很清晰的感受,作品与作者才会紧密相连。这是一种创作手法、创作理念,也是我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用有温度的手感知泥土的力量,创作有温度的作品。
目前我的创作有两条主线,一条以主题艺术创作为主体,如上面提到的《红星照耀中国》《旗帜》《追梦》等;另一条是以东方文化为主体,如《山秀》和近期创作的《天马行空》《大圣》等。现在你看到的这件作品叫《天道》,它与《天马行空》一样,都是以马为创作主体,灵感也来自于生活。小的时候我很喜欢玩跳棋,把跳棋里不同的颜色分成类,男人、女人、孩子等,他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小时候喜欢的玩具中有一匹小马,将跳棋绑在马背上,正是源于我儿时的记忆。这件作品并不是完全写实的,它带有写意性,想要表达的是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棋盘,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是童年的记忆,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山秀》体现了东方女性的独特气质,圆润的脸型、美丽的丹凤眼、沉静的神情,让人感受到这就是千千万万中国女子的形象,通过这个质朴而生动的形象来展示我们“身边的女性”。这就是艺术要贴近生活的体现。
我认为,只有贴近人民的作品,才能打动心灵;只有打动心灵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人物简介
李象群:1961年生,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具象雕塑研究、雕塑基础教学研究、当代现实主义雕塑研究以及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此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深圳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执教、担任博士生导师。2016年至2023年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40年教学实践中,为中国雕塑界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