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张喜林 张佳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必须锚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推进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协同推进,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发展科技创新事业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创新的使命所系、责任所在。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国际科技竞争复杂激烈,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要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越来越需要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要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自主培养和关键核心技术能力自主培养,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重大问题,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任务,鼓励支持科研人员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创新团队,鼓励支持科学、技术、工程等各类人才组建攻坚团队,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科研命题”作为“教育命题”和“育人选题”,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大力实施有组织的前瞻性科研,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能力和人才自主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要依托大型科研平台、重大科研任务,推进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培养交叉学科紧缺人才,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动能和人才支撑。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决定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特点。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这为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提升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方向。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从统筹结构、注重质量、体制机制、方法举措等方面推进创新,在守正与创新之间、现实与未来之间、学科专业发展与国家需要之间找到学科专业设置的平衡点,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妥善处理好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不紧、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健康的学科专业发展生态。实施一流学科培优工程,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和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布局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学业评价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力度,使人才供给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相契合。加强科教融汇,在科研、教学、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育人共同体,支持和引导高校依托自身学科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科技资源优势,发挥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打造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育人体系,建成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推进高校与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全方位参与协同育人,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风投机构、创业园区、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参与人才培养,完善校校、校地、校所、校企等长期共建模式,创新以项目为纽带的更加灵活的协同育人模式,汇聚教育科技合力,培养创新所需人才。
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破除将薪酬待遇等与人才“帽子”简单挂钩的做法,完善基于绩效考核的收入分配机制,落实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精准激励保障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的重点人才和重点团队,形成鼓励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潜心重大基础前沿研究、突出重大业绩贡献、体现公平公正与激励约束的科技人才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要加强公共服务资源统筹,为科技人才提供住房、子女入学、医疗健康、后勤服务等有效保障,切实帮助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本文为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项目(LMX2024274)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