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轩龙:保护文化遗产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赵 静
新年伊始,省政协委员、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管理处处长王轩龙继续着之前的忙碌状态,“加快推进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认识驱动下,总结分析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完善保护规划、推介研学线路,他的笔记本上,内容还在增加。
王轩龙始终关注着牛河梁遗址的保护与发展,并为此积极建言献策,曾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2024年8月,历经5个多月的维护修缮工程竣工,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全新姿态重新开园。此前,王轩龙一直忙着高效推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升级改造、展馆广场道路维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落地落实。
完善保护规划是牛河梁遗址保护、遗址区项目建设和“申遗”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为推动遗址“申遗”,王轩龙带领队员开展《牛河梁遗址保护规划(2025—2040)》修编工作,沿着牛河梁保护区边界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实地走访,为后续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牛河梁遗址保护区范围收集详尽、精准的数据。他还结合牛河梁遗址保护利用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支持,牛河梁遗址保护设施提升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准,2025年正式实施。
申遗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今年省两会,王轩龙计划提交《关于加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及周边同期遗址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建议》,呼吁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及其周边同期遗址进行串联整合,共同推进遗址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
“我将认真履职,积极建言,聚焦牛河梁遗址的保护利用与申遗工作,不断探索创新保护模式,让更多人走进牛河梁,感受红山文化的独特魅力。”王轩龙说。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