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动力”正澎湃——我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观察
本报记者 孔爱群
去年,我省研发投入增速6年来首次超过全国水平,投入强度创10年来新高;全省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206家,高新技术企业1625家,“雏鹰”“瞪羚”企业940家,融科储能、东软睿驰新晋为“独角兽”企业。
不断增长的科技投入和科技企业的茁壮成长,见证了辽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大作为”。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全面振兴的关键位置、作为动能转换的首要力量,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总抓手,着力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通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定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有力举措,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提质增效、科技型企业的茁壮成长、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的进一步释放,为科技强省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辽宁,积厚成势,“新”意更深。
夯实“底座”
2024年10月15日,大连成为媒体“聚焦点”。
当天,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正式开城。这个面向未来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汇聚了200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1000多名科研人才,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辽宁实验室集结成群,20多家企业在这里注册,30多个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此前,沈阳浑南科技城和沈抚科创园也于同年相继开园。辽宁“两城一园”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在英歌石,辽宁黄海实验室有了“新家”——一栋2万多平方米的独栋红楼。
“我们已搬来各类设备60余台套。”辽宁黄海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已组织设立两批共17个自主科研项目。
原创性代表着科技创新的硬实力,这份“硬气”源于深厚的创新基础与底蕴。作为科教大省,我省科教资源丰厚,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创新资源分散、统筹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我省不断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汇聚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2022年9月,我省以全新体制机制组建了材料、辽河、滨海、黄海4家辽宁实验室,赋予实验室选人用人、科研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自主权,探索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两年来,辽宁实验室快速成长,目前已集聚科研人员698人、实施自主科研项目72项、转化科研成果181项。
推进辽宁实验室高水平建设运行的同时,我省主动对接国家实验室体系。辽宁材料实验室与苏州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员互派、联合攻关、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与航发集团依托606所共同筹建太行实验室辽宁基地,已承担两项太行实验室任务,组建75人的科研管理团队。
此外,我省还先行投入启动科技基础设施预研。累计投入超11亿元启动3个大装置预研,“大连先进光源”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并进入装修设计阶段,已申请26项发明专利、3项国际专利;“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完成大型设备采购工作。
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利器”,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着辽宁作为和辽宁担当。
近年来,我省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在战略高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15个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奖;新型隐身战机歼-35A惊艳亮相,1000千瓦级内电混合动力机车成功研制,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用曲轴下线。
辽宁,创新基础更厚,创新之树更茂。
加速融合
以前,我国耐磨农机具长期依赖进口。
瞄准技术差距,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耐磨高强高韧合金钢,令系列产品使用寿命提高2倍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金属所与菲迅(沈阳)农机科技有限公司达成转化协议,共同致力于农用机械入土耐磨件研发与生产制造。“目前,我们与企业共同建设了一条智能化生产线,年产高端耐磨圆盘切刀20万片。”金属所所长刘岗表示,所里已有众多科研成果在辽“落地”,孵化了一批新材料高科技企业。
企业不仅是创新主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
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科技产业“双螺旋”发展,我省以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推动重点实验室群与产业集群“双群互动”等方式,畅链条、清堵点、补断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
发力供给端。已筛选发布高质量、高成熟度可转化科技成果4016项。
搭建中试桥。布局中试基地、中试平台、验证中心53个,发布中试公共服务事项140余项。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完成8项技术成果中试熟化和产业化。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完成千吨级中试,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我国MMA化工原材料市场供需矛盾,年预计营收14亿元。
过去几年,为了让更多科研成果走进车间、走向市场,我省不断提升中试基地及中介机构公共服务能力,构建覆盖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仅2024年就开展小规模、高频次、精准化对接活动360余次,推进成果落地转化3100余项。同时,围绕22个重点产业集群,组建20个重点实验室群,集聚各类平台962家、科技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机构93家,与693家重点企业开展对接合作。
“我们将促进重点实验室群与产业集群高效互动,组织各具特色、务实高效的对接活动,畅通成果转化渠道。”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我省选派超千名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企业。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产学研融通创新,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2024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7.8%,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再变成商品,成为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
登“高”而上,向“新”而行。决胜时刻,我省继续深化改革、建强平台、加速转化,加快实现动力变革、动能转换,让“关键变量”成为全面振兴的“最大增量”!
责编:李 明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