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拳”,带动固投跑出“加速度” 去年全省筹措基建投资资金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 记者唐佳丽报道 去年全年,我省加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政府投资支撑作用,筹措基本建设投资资金607亿元,带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创10年来最好成绩。2月14日,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607亿元是我省基建投资规模的历史最高水平。
基建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较大比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稳投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4年,我省抢抓国家增发万亿国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契机,全力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去年基建规模创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去年我省争取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达125亿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我省上年水平,加之省本级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稳定,诸多努力,使我省政府投资得以有效地完成投入,重点支持了水利、城市更新、农业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同时夯实了民生保障基础。
去年全年,我省筹措资金146亿元,支持城市地下管网、城市排水防涝、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改造老旧小区813个、老旧管网5305公里,加快城市更新进程。其中86.6亿元用于支持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提前14个月完工,全省水利投资同比增长15.1%。支持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146亿元,完成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16万亩。支持桃仙机场第二跑道项目前期工作,落实落细各级项目建设资金,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立项论证过程中,传递积极信号,推动项目通过国家审核。
在民生保障领域,聚焦灾后重建、卫生、养老、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投入资金29亿元,优先保障政府投资的公益属性,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这些资金,一方面支持葫芦岛、丹东等地灾后恢复重建,另一方面在保障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46个县区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发挥政府资金的职能作用。同时,在提升“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改善办学硬件条件等公共设施建设、优化冰雪经济发展基础等方面也持续发挥支持作用。
此外,我省还下达其他各类投资资金74.4亿元,支持污染防治、先进制造业、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其他方面政府投资项目建设。
我省特别重视资金下达是否高效,尤其重视中央和省基建投资下达进度,并取得较好成效。同时,我省不断探索在重点专项资金及民生领域实行资金直达机制,重点领域工程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分别提高了23个和17个百分点。去年汛期前,省财政厅在收到国家资金后5天内,就将城市排水防涝资金全部分解下达至县区。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