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清明节文明安全祭祀
省精神文明办和省民政厅联合倡议
移风易俗 清明节文明安全祭祀
本报讯 记者关艳玲报道 清明节即将来临,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积极营造安全、文明、绿色、节俭的祭祀氛围,日前,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联合发布《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倡树文明祭祀新风,倡议书提出,优化祭祀流程,推广以植树绿化、踏青遥祭、清扫墓碑、诵读家书、家庭追思会、撰写追忆文章等方式文明祭祀,让祭祀回归缅怀本质。倡导绿色低碳祭扫,减少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提倡鲜花换纸钱、网络寄哀思等环保祭扫方式。
传承弘扬孝老文化,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心、多予关怀,让老人安享晚年;离世后节俭治丧,以精神传承代替铺张浪费。培育践行优良家风,将祭祀活动与弘扬优良家风家教家训相结合,通过讲述先辈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感悟家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
倡议书提出,强化祭祀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森林防火和消防安全法规,不在山林、草地、路口等区域焚烧祭品,合理安排祭祀时间,尽量避开高峰时段,遵守祭扫场所秩序,避免拥堵踩踏,确保人身安全。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主动宣传文明祭祀理念,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模范带头做文明祭祀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用实际行动引领身边群众参与文明祭祀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殡葬改革良好局面,共建和谐文明新家园。
责编:李莹
审核: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辟谣(2025年3月19日)
- 金句|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总书记这样深入阐述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1000余条胡同共护一份乡愁
-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食品原料从哪里进来的?”
- 小齿轮带动中国向“新”而行
- 【讲习所·美美与共】“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特刊(2025年全国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 两会新华社快讯: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 两会特稿|共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