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辽宁丨这儿的大集为啥香
4月15日一早,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的红旗大集,到处是摩肩接踵的客流。
“6元钱一斤,饼干随便选随便尝啊。”“刺啦”扯下一个塑料袋递给顾客,“饼干小哥”魏忠帅动作麻利,边称饼干边吆喝。
凌晨5点就出摊,“饼干小哥”一家人都跟着忙活。“我家的饼干有60多种,主打好吃实惠,回头客多。”自打上了央视新闻联播,“饼干小哥”也成了网红,生意更火了,“不糊弄人”的本色一直没变。“真材实料才能做出好味道,尝尝我的手艺。”魏忠帅热诚地向记者推荐一种叫香蕉条的小面包。
营口人都知道,逛大集到红旗。刚出笼的黏豆包金黄软糯,大碗羊汤冒着诱人的鲜香,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赶早的客人。红旗大集名声在外,很多外地人专程驾车赶来逛大集。红旗大集市场企划部负责人曾宝玲说,集市日常客流约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可达10万人次。这里不仅有各色小吃、果蔬、日用百货、非遗文创,还有热热闹闹的高跷、皮影戏、东北大鼓等现场演艺。13万平方米的集市创下东北之最,3700多个摊位,让人连吃带购逛到腿软。
“我家羊汤15元一大碗,免费添汤。”杨运羊汤馆的老板刘高忠正给客人碗里加羊肉羊杂,回过头来跟记者短暂聊几句。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平均10分钟翻台一次,还有不少客人直接打包带走。“你不蒙人,人不欺你。下肚的东西怎敢大意?我买绒山羊都是去盖州绒山羊基地现场去挑,精选120斤左右的健康公羊,专取羊排、羊腿熬汤。”刘高忠解释客流不断的秘密,唯诚信经营赚良心钱而已。
红旗大集的火爆,也带动了当地果蔬种植和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开海蜇加工厂的张希月就是被大集的热度吸引,开着海鲜货车,在集市上一边线下销售,一边直播线上引流。“零售价几乎和批发价拉平,本大利小就为多攒流量,算大账也不亏。”张希月说。
以“民俗+小吃”平价惠民为内核,以文化演艺、文创展示为外因,红旗大集成功入选“中国乡创地图”“中国文创地图”。热闹的集市摸准了消费者脉搏,盛满了实在实惠,怪不得这么香。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