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三量齐增”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一季度全省固投增速高于全国三点六个百分点
建设项目“三量齐增”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振兴新突破、决胜勇争先

本报记者 赵婷婷
有效投资,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引擎”,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积蓄发展动能、改善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2024年,辽宁这驾“马车”不断提质加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创十年来最好成绩。在此“高基数”之下,今年一季度,这一指标成绩如何?4月2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表现不俗: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连续7个月超全国平均水平,决胜之年起势强劲、春潮澎湃。
10个市投资增速高于全国
一季度,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我省投资同比增长16.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3.1%。这离不开各地的奋力争先、比拼赶超。据统计,前3个月,我省10个市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其中葫芦岛、抚顺、锦州三市高点起步,增速超20%;阜新、朝阳、铁岭、盘锦四市好于预期,增速超10%;本溪、沈阳、鞍山三市稳步增长,增速高于全国。营口、辽阳二市加快追赶,实现扭负转正。
向好不只是“速”,还有“质”。一季度,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活力增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2%,占全部投资的2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近2.4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2.7%,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3.8%,占全部投资的34.5%,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6.7%,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3个百分点。这些,都充分说明辽宁的投资结构持续向“优”。
在重点领域,一季度我省服务业加快提质升级,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同比增长7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54.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35.7%。社会事业短板加快补齐,教育投资同比增长61.9%,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同比增长18.9%。城乡承载能力加快提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43.2%。
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2%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当务之急、增后劲的长远之策,深入实施重大项目省级推进机制,扎实谋划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举措,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高质量项目,离不开高标准谋划。今年以来,我省将国家所需与辽宁所能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抢抓国家投资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加大对地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的机遇,紧密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全力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强质量。截至目前,全省储备项目超1.7万个,总投资超9.6万亿元。
项目建设也实现了起步即提速,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增”。一季度,全省建设项目数量达到7850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4.9%。其中,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2%;10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6%。组织召开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全省1359个新项目实现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有力支撑一季度新开工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6.3%。
同时,持续强化省级统筹,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一季度,我省重大工程35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450亿元,占全省投资的29%,示范引领作用凸显。285个央地合作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250亿元,带动中央项目投资增长25.2%。沈阳拓荆科技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辽宁鼎际得石化绿色新材料、锦州新方尊泡沫铝新材料产业、阜新发电公司四期2×350MW热电联产机组扩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深入实施“抓招商、推项目、促落地”行动
增长8%左右,这是我省今年固投的预期目标,就“如何实现”,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也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压实压细压牢各项任务”“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效应”“不断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是关键词。具体抓手上,将实施“抓招商、推项目、促落地”行动,推动签约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落地开工,推动建设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奋力实现上半年“双过半”。
项目调度可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推动建设提质增速。聚焦建立健全项目调度和评价机制,我省将围绕亿元以上、省级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前期工作、建设进展等情况,持续开展“月调度、季汇报、半年观摩、全年总结”。围绕项目“谋划、招引、开工、服务、达效”全流程开展“四比四看”,晒成绩、亮经验、比干劲。
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我省明确要紧紧围绕项目招引、立项审批、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多维度、多层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大政策供给和要素配置力度,着力解决项目难点堵点问题,推动进一步完善项目服务保障体系。
同时,我省还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精准把握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实施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项目,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坚持自上而下、软硬结合,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承接好国家“两重”建设任务。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实施好“正负”两个清单,更好发挥专项债券稳经济、促发展的积极作用。
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这方面,我省将强化金融机构与重点项目常态化对接机制,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发布吸引民间投资重点项目清单。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盘活存量资产。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