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票房价值”意识 推动辽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强化“票房价值”意识 推动辽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重读《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有感
高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一文中指出:“先进的文化产品,应当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群众性;既不‘趋利媚俗’,又不远离市场、忽视市场。”文章虽不长,但立意高远、思想深刻,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票房价值”是指文化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成为群众的自觉消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从意识形态属性看,它肩负着传播思想、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使命,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等核心要素。从产业属性来讲,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进入市场流通,通过交换来实现其经济价值。文化产品也要讲“票房价值”,意在强调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产业属性,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使文化产品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能在市场中获得认可。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型文化业态层出不穷,文化市场主体日益壮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2》更是以“传统基因+现代表达”的模式,将中国文化市场的魅力和潜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引发人们对环保、反偏见等议题的广泛讨论。同时,其衍生品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也印证了“票房价值”不仅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促进文化价值传播的重要内容,由此才能实现文中讲的“四个一致”即实现“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一致的,占领市场与占领阵地是一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致的,文化产品的先进性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一致的”。
辽宁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红山文化、三燕文化、辽金文化、清前文化等,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底气与根基。然而,仅仅拥有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让优秀文化产品占领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要深入挖掘辽宁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产品。要加强市场推广,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将辽宁的文化产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文化活动、文化旅游节等方式提升辽宁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和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辽宁文化、喜爱辽宁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要讲“票房价值”,这不仅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充分发挥以文化人重大作用的内在逻辑。辽宁要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文化产品“票房价值”,让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占领市场,赢得群众好评,为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