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出台
本报讯 记者胡海林报道 今年,我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怎么补、补贴谁、补多少,在新近出台的《辽宁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中得到明确。这是切实推动“藏粮于地”战略部署的举措之一,旨在有效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据介绍,补贴对象原则上为全省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而农民家庭承包地流转的原则上补贴给原承包方;流转双方有书面约定的,从其约定;国有农场职工是否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由各市政府确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的依据,主要依以下三种情况由各市政府确定:已重新签订家庭土地承包合同的,可依据新签订承包合同中的确权面积、实测面积或原承包面积作为补贴依据;未重新签订家庭土地承包合同的,可按照第二轮家庭土地承包合同面积作为补贴依据;未实行家庭承包的,可以村台账为依据向农民发放补贴资金。
需要注意的是,对非农征(占)用耕地、已作为畜牧(水产)养殖场以及辅助设施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机动地、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将不予补贴。补贴标准由县(市、区)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确定的补贴面积测算确定,实行全县统一标准。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