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一条微信,留给辽宁日报“终身记者”
7月4日下午,《文章天下事——我的成长之路》李宏林新书座谈会在位于沈阳市青年大街356号的辽宁日报社举行。来自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辽宁出版集团、辽宁省文联、辽宁省作协、沈阳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代表参加活动,并发表感言。



《文章天下事》书影
《文章天下事——我的成长之路》是辽海出版社“成长系列丛书”的重要一册,也是作者李宏林的个人成长史。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不屈,看到文学在时代变迁中的力量与担当。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热潮,亦或是改革开放后的时代机遇,作者都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历史瞬间定格在文字中,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作者一同经历风雨、感受变迁。

辽宁日报高级记者、终身记者 李宏林
李宏林今年90岁,是辽宁日报高级记者、终身记者。他从事新闻、文学写作70年,曾任辽宁日报社编委、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辽宁省政协委员。他创作的各种题材的新闻、文学、影视剧本等作品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项,产生广泛影响。其中,代表作有报告文学作品《走向新岸》《黄金大盗》《追捕“二王”纪实》等,中篇小说集《大海作证》,长篇小说《面对诱惑》《非常城市》《人·鬼·人》,电影剧本《人鬼之战》《飞车世家》,电视剧剧本《新岸》《家风》等。
“90后”记者李宏林,
叮嘱年轻的媒体同行们:
不当糊涂记者,
不当“老爷”记者,
不当没手艺的记者!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张晓丽 摄影:查金辉
视频:韩宇浩 刘宇彤
责编:姚晟琦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光耀长河 薪火永继——各地组织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抓党建、谋创新、促发展——吉林一家化纤企业基层党组织这样做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致敬荣光 赓续前行——山西、辽宁、陕西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长春:“强村公司”助力乡村振兴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在这条英雄“含量高”的路上寻初心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党建聚力兴产业 白云山村换新颜
- 第一观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 习言道|开放合作是人间正道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汇聚强国复兴磅礴精神力量
- 人民领袖|22年前习近平这篇文章 写给高考学子
- 牛河梁圆形祭坛 揭秘5000多年前的几何原理与数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