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廊坊:筑牢防汛一线“红色堤坝”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 通讯员 王巍 王洋洋 邢新科)近期,受上游连续暴雨影响,廊坊市境内的大清河、潮白河、泃河等河流出现明显涨水。迅速响应、冲锋在前,廊坊市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和防汛一线,巡查河道、加固堤坝,帮助街道、社区开展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织密防汛安全网,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7月31日,张丽蕊和巡堤队一起进行护堤研判。长城网·冀云客户端通讯员 邢新科 摄
“子超,注意脚下,堤坡泥土滑,别摔着!”7月31日傍晚的暮色里,大清河堤上又响起了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张丽蕊清脆又干练的声音,这位“90后”的年轻干部,正带着7人巡堤队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泥泞——这是他们连续值守的第七个夜晚。
为实时监测大清河水位,霸州市民政局第一时间组建巡堤队,张丽蕊主动请缨:“我年轻,扛得住,让我上!”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张丽蕊的巡堤装备和别人不一样,她总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里面装着创可贴、藿香正气水、驱蚊液,还有打印好的《霸州市巡堤护堤工作制度》和《堤防巡堤“明白纸”》。在她的带领下,每天抽出时间组织巡堤人员对巡堤制度及巡查要诀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让每个人都能够牢记“看堤脚、查裂缝、探管涌”重要常识。
连续七天,张丽蕊带领巡堤人员累计巡堤180余公里,发现并疏导群众撤离河堤10余次,用脚步丈量出安全防线。
“大爷,这雨势不稳,咱们转移到安置点上住几天……”接到上级防汛部署后,三河市泃阳镇错桥村党支部书记史卫东第一时间安排部署转移安置工作,对顾虑重重的村民,他反复讲解、耐心劝说。
错桥村将全村581户1887名村民纳入网格化管理,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实行“包户责任制”,逐户摸排、逐个动员。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党员们主动搀扶、帮运行李,确保转移“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河市泃阳镇错桥村党支部书记史卫东(左一)劝说村民转移安置。中共三河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为保障全村群众安全,错桥村“两委”干部连续值守在村委会。“我们多费点心,百姓就能少受点罪。”史卫东的话里,藏着基层干部对群众最质朴的牵挂。
香河县蒋辛屯镇杨簸箕庄村位于潮白河沿岸,接到镇防汛指挥部指令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力第一时间召开村“两委”紧急会议,将镇里的转移方案与本村实际结合,迅速构建“村党支部+党员+网格员”的三级联动体系。“镇里要求‘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咱们必须把责任扛实!”他明确网格员和党员的包联责任,以最快时间完成“拉网式”排查,重点标注低洼户、危房户和特殊群体信息,确保转移底数清、情况明。

香河县蒋辛屯镇杨簸箕庄村组织村民填装防汛沙袋。中共香河县委宣传部 供图
在排查清单上,王力对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名字做了着重标记。“这些老人身边没亲人,转移时更得细心周到。”王力说。他还组建了由党员骨干组成的“特殊群体护送队”,提前与老人子女电话沟通,告知转移安排,让在外的子女安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风雨中、堤坝上、山坡下、河道边……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责编:徐 硕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