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家门口养老服务再升级
本报记者 关艳玲
初冬的阳光温暖柔和,抚顺市新抚区站前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院内,几位老人怡然自得地打着太极拳。中心老年大学教室内正开展健康讲座,专家讲得细致,老人听得认真。
连日来,中心的员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尤其关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内容。中心主任张岩松告诉记者,中心功能齐全,有25张标准化养老床位,开设了多个专业科室,基本可以满足辖区老人的多元需求。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张岩松说,贯彻好全会精神,中心将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把现有服务做得更好、更贴心,提升老人的获得感。
助浴是老人和家属点赞最多的服务项目。搓澡、按摩、剪指甲……这些服务让老人的生活有质量,同时也解决了家属的难题。为了帮助更多老人,中心特意配备了两辆助浴车,把服务拓展到了整个市区。此外,中心还将开展二期提升工程,包括重新规划整合医疗服务区域、扩大社区食堂、增设养老床位等,让更多老人享受优质服务。
用技术让养老服务更“智慧”,张岩松给记者展示了他们正在建设的智慧养老健康信息化平台,平台上记录着居民的健康信息和最近一次体检日期等,将实现24小时生命体征远程监测、一键呼叫应急响应等功能。目前,工作人员已经深入社区开展智慧养老设备推广工作。未来,中心将通过物联网热感监测系统、智能穿戴设备等,构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并特别针对独居老人群体,提供“无感化”智能守护,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活动轨迹或体征数据时,自动触发社区服务人员上门机制,真正实现“居家养老不离家,专业照护送到家”的服务闭环。
听完老年大学讲座,68岁的徐光友慢慢走向康复室。他入住中心时,因为脑梗不能行走,经过几个月的康复,现在已经可以独立活动了。徐光友乐呵呵地说,在养老服务中心的照料下,相信自己的身体会越来越好。
责编:李 莹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