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张国栋 王超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战略基石,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远战略考量,系统提出了“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明确了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方向和持续推进的重点任务,并部署了“六个着力”的关键举措。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精准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深刻认识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绝非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长远大计。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增强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关键在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有效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和优化配置,显著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韧性,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坚实基础。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实现集约内涵式增长。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能够促使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赢得市场,而非寻求地方保护,从而形成优胜劣汰的正向激励,引导资源流向效率更高的领域和主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举措。当今世界,大国竞争日益体现为市场规模、产业体系和完善度的竞争。一个规模巨大、规则统一、运行高效的内需市场,不仅是吸引全球优质资源的强大磁场,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锻造核心能力的坚实腹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准确把握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并落实“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强化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辩证把握好几对重要关系。
准确把握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核心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破除壁垒、统一规则、维护公平竞争、加强监管执法,为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扫清障碍、提供保障,而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更不能成为新的市场分割者。要做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同向发力、相辅相成。
准确把握市场统一与地方发展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非否定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和差异性,而是要打破狭隘的地方利益观,将地方发展置于全国大局中考量。要引导各地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比拼”转向主要依靠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培育特色优势来增强竞争力,在融入统一大市场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准确把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通过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推动制度型开放,使国内规则规制标准等更好与国际接轨,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同时推动我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市场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
准确把握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着眼长远,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目标导向,持续完善顶层设计;也要立足当前,聚焦重点难点,下决心清除顽瘴痼疾。紧盯突出问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克难,通过阶段性成果积累,稳步向长远目标迈进。
科学探索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践路径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六个着力”,以务实管用的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打击低于成本价倾销、诋毁商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和标准引领,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的综合竞争,营造鼓励创新的健康市场环境,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治理。
着力整治政府采购招标乱象。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各类隐性门槛和不合理限制,推动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透明化。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不同地域企业平等参与采购活动,促进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高效发展。
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纠正“政策洼地”思维,推动招商引资从比拼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特殊政策,转向比拼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政务服务等综合优势。建立招商引资规范性指引,加强跨区域协调,防止恶性竞争和资源错配。加强招商引资的信息披露,严查违规行为。
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围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通内外贸监管体系中的堵点难点。提高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鼓励企业“同线同标同质”,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内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着力补齐法规制度短板。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整合优化执法资源,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明确执法标准,规范自由裁量权,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着力纠治政绩观偏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将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引导领导干部破除狭隘地域观念,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大局。对违规招商引资、搞地方保护、新官不理旧账等行为,及时批评纠正,对性质恶劣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各项推进工作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