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文体旅融合发展重要价值
曾薇 刘一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为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进一步探索“文化铸魂、体育助力、旅游促进”的融合发展路径,扩大文体旅融合发展合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文体旅融合发展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体旅融合发展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不仅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更承载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的时代使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通过传统节庆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历史遗迹与体育赛事的交融不仅增强了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更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文化遗产的时代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民族精神、启迪时代智慧的重要源泉。助力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体旅融合发展能够进一步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搭建起一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助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文体旅融合发展通过共有的文化体验与精神共鸣,可以不断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等方面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文体旅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文体旅融合发展能够通过产业交叉渗透与价值重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文体旅融合发展通过打破产业边界,催生研学旅行、体育赛事旅游、文化体验经济等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催生沉浸式体验、智慧旅游、数字文创等新兴业态,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和消费增长点。激发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文体旅融合发展能够通过创新供给方式,以新消费场景的创造、新消费产品的开发、新消费热点的培育提升传统消费能级,拓展新兴消费空间,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同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拓展了文体旅融合边界,打造全新体验模式,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体旅融合发展通过深度挖掘各地文化资源、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能够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文体旅融合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文体旅融合发展通过优化公共空间布局、完善服务设施网络、创新内容与形式供给,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充分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同时,文体旅融合发展能够带动人民实现增收。文体旅融合发展以其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就业量大的特点,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大量人员就业,正成为稳就业、促增收的重要渠道。这种“造血式”发展不仅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更激发了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文体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文体旅融合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实践。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目标,也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价值旨归。文体旅融合发展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平台,人们在体验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增强体魄、磨炼意志,在旅行游览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实现了“文化润心、体育强身、旅游启智”的融合发展成效,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本文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文’化城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SY20240102Z)阶段性成果】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