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银合作沉下去 惠民温度升起来
省内首家社保二十四小时便民e站落成——
社银合作沉下去 惠民温度升起来
本报记者 黄宝锋 李 曼
11月19日,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农业银行网点内,村民孙洪霞在崭新的社银合作便民服务专区前询问灵活就业办理情况。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帮她理清了账户的各类信息。
“以前像咱这样岁数大点的,要是想办社保业务都得往县里面跑,来回光开车就得一个来点。”孙洪霞拿着自己的身份证笑呵呵地说,“没想到现在咱镇上这农行就能办,真方便!听说门口那个机器以后就能查社保信息,服务越来越周到了!”
孙洪霞口中的机器,正是丹东市社保中心与中国农业银行丹东分行联合在灌水镇设立的自助服务机具,也是省内首家“社保24小时便民e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推进“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大胆创新,将社银合作模式向乡村延伸。目前,丹东市已建立“社银合作”网点18个,布设自助机和社保卡制卡机网点108个。24小时便民e站的设立更是突破了服务时间限制,让村民在任何时间都能办理社保业务。
“在这里,村民不仅能办理参保登记、缴费查询、证明打印等常规业务,还能提供社保卡即时制卡、网上申领等近50项贴心服务。”农业银行丹东分行负责人佟本禹介绍,示范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区同质的社保服务。其服务范围不仅覆盖灌水镇,还辐射至双山子、八河川、大川头等周边多个乡镇,预计可为上万名农村居民提供“足不出镇”的社保服务。
“我们通过搭建‘服务大厅+手机端+银行网点’立体化服务网络,形成了‘城区10分钟,乡镇30公里’的社保服务圈。”丹东市社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曲立志说。
社银合作不仅是服务场所的延伸,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该模式2025年5月启动以来,已累计完成3万余件业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丹东市社保中心已建立一套完整的社银合作培训体系,对50名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社保业务培训,确保服务质量不打折扣。
在示范点,记者看到导办人员正在帮助一位老人通过手机办理异地社保转移申请。“以前觉得这些业务很复杂,现在有专业人员指导,感觉操作起来也不难。”老人满意地说。
“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合作网点扩展到全市主要乡镇,让更多农村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社保服务。”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学坤表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深化社银合作服务模式,发动更多金融机构加入“社银合作”行列,让社保服务的阳光雨露滋润每一个乡村。
责编:杨 旭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