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芜湖探索智慧农业 让种地不再“为难”
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农业云平台。 张俊 摄
中新网安徽芜湖6月3日电 (记者 张俊)“我们整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043亩土地,平时只需要4名工作人员就能完成田地的全部管理。”6月2日,籍延宝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介绍中联峨桥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时说。
安徽是农业大省,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一道“难题”。籍延宝是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研究院院长助理,从事智慧农业研究多年。他告诉记者,2016年,该公司流转2043亩土地,开展智慧农业研究和探索。
经过7年的改造,基地已完成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籍延宝告诉记者,不同于传统农业方式,基地引入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水稻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智慧农业赋能的水稻全程标准化种植。
农田中建设的自动灌溉设备。 张俊 摄
“我们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收集水稻的各种数据,通过各类模型对全流程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对农场进行远程管理,不仅提高了自然灾害、病虫害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还提高了稻米产量、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籍延宝说。
经过六年的试点探索,该项目诸项创新已初见成效。籍延宝说,近年来,基地的稻米都喜获丰收,并具有品质佳、产量高、成本低、收益高等特点,这也标志着智慧农业已经从实验室走进了田间地头。
未来,芜湖智慧稻米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在全国4亿多亩稻田推广,而且还可应用到小麦、玉米、大豆等大田粮油作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数字技术革命,可以从根本上解放劳动生产力、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安徽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贡献“芜湖经验”。
据统计,2022年,智慧芜湖大米示范基地已扩增到100个,总面积达15万亩。到2025年,芜湖计划建成覆盖全市30万亩核心区的数字水稻种植基地。(完)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