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外交·心相近丨让飞虎队精神代代传承
“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9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
见信如晤,情真意切。从美国飞虎队老兵、史迪威将军后人到“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习近平主席近期接连复信美国友好人士,始终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
“我们愿传承和发扬飞虎队精神。”喜获复信的杰弗里·格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习近平主席的一封又一封信函,为中美民间友好厚植根基,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05年8月21日,一些美国飞虎队老兵及亲属在云南省昆明市郊野公园的驼峰飞行纪念碑前缅怀历史。
“飞虎队精神是合作和友谊的象征”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成立于1998年。近日,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共同致信习近平主席,表示将传承和弘扬中美合作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得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和飞虎队老兵们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在中美两国传播飞虎队故事,越来越多美国青少年参与到“飞虎队友谊学校和青少年领袖计划”中来,迄今已有近500名飞虎队老兵和数百名老兵家属到访中国,我感到很高兴,并向你们表达敬意。
格林告诉记者,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意义重大”,他深感荣幸,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和复信内容转告莫耶、麦克马伦两位老兵。

这是在二战时期的昆明巫家坝机场,一名飞虎队队员在涂装有“鲨鱼嘴”标志的战斗机前留影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两国人民应该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复信中反复强调中美人民相知相亲的重要意义,对中美青年携手同行寄予厚望。
“飞虎队精神是合作和友谊的象征,是留给我们两国人民最重要的共同遗产,年轻一代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格林说。

二战期间,被新四军营救的5名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在新四军驻地合影(1944年8月摄)。新华社发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还计划组织年轻人赴华参观访问,重温历史,与中国年轻人交流。格林告诉记者,该基金会的使命就是通过铭记美中之间珍贵的共同记忆,帮助人们思考和理解两国的历史、当下与未来,推动两国青年学习历史、加深交流、建立友谊。“当他们有机会面对面交流时,会在前辈结下的友谊基础上继续前进。”
习近平主席同美国人民的亲切互动,给格林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习近平主席始终致力于促进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互相理解。“这是一粒种子,可以结出美好的果实。”格林说。

2019年5月11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中美二战友谊暨飞虎队历史论坛上,飞虎队老兵麦克马伦(前)获颁证书。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
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及这段历久弥坚的“飞虎情谊”。
1941年,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援华作战期间,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飞虎队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许多中国人在营救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这是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在二战期间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格林说:“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再一次表明,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而这也是我们要传达给美国民众的重要信息。”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追忆往昔,中美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同仇敌忾,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结下了深厚友谊。展望未来,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应该也必须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格林对此深表认同。他说,美中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应该克服困难、谋求合作。“机会就在那里,我们必须合作,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再次传递希望。”
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已年过百岁,仍在孜孜不倦地向年轻一代讲述飞虎队故事。今年9月初,在洛杉矶地区一场活动中,老人满含深情地回忆起同中国人民并肩抗战的岁月。

2020年10月3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路易斯-奥比斯波,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驾驶一架民用小型飞机再次冲上蓝天,庆祝自己的百岁生日。
“我非常尊重和钦佩中国人民。”他说,当年有不少美国飞行员被中国百姓营救,白天藏起来,夜间转移,被护送到安全地带。老人还谈到,自己曾多次赴华,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希望年轻一代接力传承美中人民的友好情谊。
对友谊的珍视和传承,跨越大洋。在中国云南,9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杨毓骧告诉新华社记者,当年,他在共同战斗中与飞虎队队员结下深厚友谊。“几十年来,我们依然保持联系,我们的后代也保持着联系,这种友谊一直都在传承。”
“希望中美友谊书写新篇章”
飞行护眼镜、军用油气炉、飞虎队与中国军民的合影……在昆明市博物馆内,飞虎队纪念馆已面向公众开放11年。
留言簿上记录了人们珍爱和平和友谊的心声:“飞虎队精神永存,望中美人民永远和平共处。”“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昆明市博物馆馆长陈浩告诉新华社记者,纪念馆每年吸引超过十万青少年参观,一些对飞虎队历史感兴趣的青少年还在博物馆的培养下成为讲解员、志愿者,博物馆也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走进中小学。他说,中美两国人民都热爱和平,崇尚友谊,我们也希望尽己所能,为两国关系向好发展作出贡献。

8月31日,在云南腾冲市国殇墓园内,工作人员为史迪威将军雕像(左为史迪威、右为陈纳德)清理落叶。
近年来,从云南、广西、重庆到大洋彼岸,以多种形式讲述的飞虎队故事激励着无数中美青年传承友谊。陈纳德将军之女辛西娅·陈纳德(中文名陈美丽)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希望这份深厚友谊书写新的篇章。
中美关系的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中美友好事业呼唤更多“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薪火相传的友谊与互利共赢的合作,将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总策划:傅华
总监制:袁炳忠
策划:倪四义 颜亮 李银 郭建业
监制:王长山 韩墨
统筹:齐紫剑 闫珺岩 伍晓阳 孙浩
记者:许缘 邓仙来 张远 孙敏 胡友松 高山
编辑:孙浩 韩梁 乔继红 王申 丁莹 贾小华 班威 杨海云 陈杉 王雅楠
摄影:王长山 吴晓凌 韩芳 龚祖金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高举共同发展旗帜 同行人类进步正道——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两周年之际
- 天天学习|习主席这封复信背后蕴藏着一段“血与火”的记忆
- 逆境向前绽放生命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残联八代会令与会代表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 学习进行时|三封贺信,跨越十年,对这项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八个字
- 总台海峡时评:把两岸关系发展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两岸中国人手中
- 习近平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宣布将中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习近平同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举行会谈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习近平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
- 习近平向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
- 省纪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 省委宣传部召开部务会(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