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九一八大合唱》创作背景及价值
专家解读《九一八大合唱》创作背景及价值
大合唱就是抗战的冲锋号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陈中的抗战文化史料。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合唱就像冲锋号,引领人民在共同的歌声中,将心聚在一起。《九一八大合唱》就是这样的文化抗战号角。”历史学者张洁说。“时代在变,大合唱凝聚人心的功能从未改变。我们应该再度唱响《九一八大合唱》,守护文化品格,弘扬爱国精神。”音乐理论家王霭林说。
10月27日,本版关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出冼星海《九一八大合唱》的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就此,记者请有关专家学者深入解读这部红色作品,让经典融入当代语境,以期生活在幸福今天人们的思想共鸣。
创作来自时代的感召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作为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洁认为,《九一八大合唱》就是一份文化抗战的真实记录,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使其从心底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悲愤中挺起战斗的脊梁。
冼星海的《九一八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9月,时值九一八事变八周年之际。张洁说,就当时抗战形势而言,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全国人民日益凝心聚力,民族意识空前增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抗战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全国人民的必胜信心。此时,身处延安的冼星海创作《九一八大合唱》,就是在时代的感召下,以艺术方式宣告中国人民正在经由“沉痛的历史”转向“光明的未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团结抗战力量、鼓舞抗战斗志、争取抗战胜利而创作的重要文艺作品。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开辟了大合唱创作的新路
冼星海从抗战的现实中汲取创作灵感,使《九一八大合唱》达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在87岁的音乐理论家王霭林看来,《九一八大合唱》展现的不是悲声和惨景,而是在抗战时期发出了中华民族的怒吼,让信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流淌进民众的内心深处。
王霭林曾在作曲家李劫夫任校长的冀东军区鲁艺学习,后长期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在辽宁音协工作后,他着手研究冼星海及其音乐作品,曾研读并吟唱过《九一八大合唱》。
王霭林告诉记者,《九一八大合唱》主题思想非常鲜明,就是鼓舞民族斗志,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但其表达方式不是直白的、直线的,而是曲折迂回的。它从大家都来唱纪念“九一八”的歌,庆祝打击日本侵略者取得胜利开始,再唱到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这种曲折迂回的表现手法,更使人震撼。
对于《九一八大合唱》的音乐风格,王霭林认为是民族化、大众化的,从音乐语言到节奏设计,都让人感受到东北人乐观、勇敢、豪爽的性格。
“《九一八大合唱》的音乐结构非常自由。它的旋律起伏曲折,它的切分音变化多样,它的节奏组合独特复杂,但你唱起来却感到自由流畅顺口,使演唱者热爱祖国、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激情得到自由奔放的抒发,这就是音乐创作的崇高境界。”王霭林介绍。
当年,冼星海在谈及《九一八大合唱》时,曾提到它“已能大部分接近民族形式、和新的技巧融合起来”。今天,对于《九一八大合唱》的艺术价值,王霭林认为,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它开辟了大合唱创作的一条新路。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