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枫景” | 看“枫”景,“桥”德州!
“枫桥经验”是什么?
此“枫桥”
是张继《枫桥夜泊》里的“枫桥”吗?
又或者说,是一座桥?
“枫桥经验”里的枫桥
确实是一座桥——
一座架在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历经60年风雨仍历久弥新的“创新之桥”
能够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法治之桥”
创造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神秘之桥”
“枫桥经验”是一个讲了一甲子
仍在延续的传奇故事
1963年,浙江绍兴诸暨枫桥镇的干部群众
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
坚持矛盾不上交,
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好经验
被毛泽东同志批示“点赞”
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0年来,“枫桥经验”不断丰富和“迭代”
实现了从公安工作经验
到社会治理典范的历史性跨越
60年来,“枫桥经验”不断推广和“破圈”
海上枫桥、网上枫桥……
层出不穷、遍地开花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
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
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
今天起,法治网正式推出
《中国“枫景”》系列微视频
一起“云”游神州大地
去看各式各样的“枫桥”
如何因地制宜、生动实践
如何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探寻的足迹
将串联成一条新时代美丽的“枫景线”
并告诉世人
风景为何这边独好?
平安中国何以平安?
★
第一站,我们来到山东德州
在这个全国唯一一个三条大河文化带交汇的
运河之城
有许许多多的桥
老旧小区没电梯?
一人一把“小马扎”,巧解社区难题
突发交通事故?
多方联席会议,依法定分止争
……
近年来
山东德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着力打造一站式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品牌——“德为民”
不断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建设高效化解矛盾的“快车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看“枫”景,“桥”德州 ↓↓↓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