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为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主持人 孙大卫 唐佳丽 辽宁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
核心提示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就是要充分发挥工业门类齐全优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把制造业长板锻长做强,打造万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为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贡献辽宁力量。
——摘自《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
话题1
厚重基础是机遇所在
制造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辽宁的底蕴有哪些、机会有哪些?
胡异冲:辽宁是全国重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已形成以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为支柱行业的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国防科技工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大型冶金和矿山装备、大型石化装备等成套水平国内领先,数控机床等通用装备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炼油产能超过1.45亿吨、居全国第2位,乙烯产能450万吨、居全国第3位,PX产能690万吨、居全国第2位,PTA产能1840万吨、居全国第2位,环氧乙烷等基础化工原料具有较强供给能力。2022年粗钢产量7152万吨、居全国第4位,铁矿石储量33.98亿吨、居全国第1位,是国家国防安全最重要的钢材资源保障基地。
近年来,辽宁振兴势头不断上扬,正处于机遇期、转型期、发展期。工业投资不断扩大,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等一批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总投资近1900亿元,将对全省未来3年投资形成有力支撑。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出台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配套设立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加快建设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做强22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都是我们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的底蕴和机遇所在。
杨维:辽宁制造业的雄厚基础,是辽宁独有的优势,也是辽宁的根基。就发展冶金行业而言,铁矿资源和石灰石资源丰富,在全国来讲是很具有优势的。全产业链工艺装备水平经过多年积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些将有效助力辽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蒋忠中:辽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势天然。辽宁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企业,如沈飞、新松、沈鼓等;也拥有一批在业内领先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如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产业资源、科教资源丰富。同时,辽宁还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承载先进制造业落地发展的载体。具备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基础,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戴鹤轩:20多年来,辽宁一直是宝马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宝马在中国的家。辽宁为宝马提供了高技能人才、高水平院校,以及高效率国际运输通道和物流基础设施。在宝马的带动下,众多国内国际领先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辽宁、投资辽宁,催生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沈阳大东汽车城等产业集群,很高兴能在辽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过程中贡献力量。
话题2
“智”改“数”转是必经之路
辽宁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八成以上的制造业是辽宁工业的支柱力量。其中传统制造业占比较大,如何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把制造业长板锻长做强,把工业基础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胡异冲: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聚焦数据化、平台化、智能化、生态化,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
一是夯实数字化发展基础。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扩大标识解析和“星火·链网”应用规模,提升传统制造业企业5G等新技术应用渗透率。规划布局算力中心、边缘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工业大数据和工业大模型。
二是抓好平台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园区,组织开展产业大脑建设,实现上下游间数据要素等资源集聚,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发展能级跃升。
三是加快智能化发展,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围绕产线、车间、工厂等生产环节,综合应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多场景、多层次升级改造,普及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技术、服务、人才等要素向工业领域流动,支持企业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杨维:作为龙头企业,本钢将坚定不移地把数字本钢建设作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举措。聚焦“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两个领域,面向管理全方位、经营全链条、制造全流程,提升信息技术服务应用能力,实现“数据赋能、管控升级、经营协同、制造增效”,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场景深度融合。
戴鹤轩:得益于辽宁不断完善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宝马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和物流体系。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是全球首个5G汽车生产基地。人工智能、5G、数据科学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效率,将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助力宝马实现可持续发展。辽宁各企业应与科技伙伴携手并进,研究、测试新技术,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蒋忠中:将工业基础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辽宁要筑牢“数字底座”,针对产业发展痛点难点,研究出台一批支持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引导政策举措。扩大标识解析和“星火·链网”应用规模,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连接设备数量,推动企业上链上标识、上云上平台。要守好安全红线,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网络安全企业,形成一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升工业控制系统、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工业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要突破前沿“锋线”,全面开展数字化服务诊断,推广应用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分行业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最后还要用好政策“工具箱”,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发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等专项资金的扶持作用,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工业软件普及应用、机器换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话题3
育新培优是大势所趋
新兴产业是辽宁全面振兴的希望所在,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我省如何在“新”上发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胡异冲:我省一直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新兴产业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
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体系化产业创新,形成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的良性循环,打造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速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同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不断提高,新产品不断涌现,新企业不断成长,新赛道不断开辟。
以集群式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头部企业培育,打造“整机+零部件”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以系统思维推动我省集成电路装备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以新技术突破应用,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比如在细胞医疗领域,支持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创新成果本地转化。在柔性电子领域,加快柔性电路板新产品的生产和研制,支持企业电子纸新技术开发,引导聚酰亚胺薄膜材料产业发展。在元宇宙领域,加强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动场景拓展和应用实践。
杨维: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本钢近年来的重点任务,我们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物流产业,打造了企业发展的“第三极”。未来2年至3年内,我们将重点实施焦炉煤气深加工生产LNG和富氢项目,实施氢能重卡清洁运输项目,氢能产业取得突破;拓展光伏和风电业务,提高绿电比例等。协同实施本溪地区2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发展碳材产业。打造本钢智慧物流平台,做强现代供应链产业。
戴鹤轩:要让产业蓬勃发展,就要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规划,从而汇聚一流企业、发展先进技术、吸引优秀人才。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华晨宝马与当地政府及合作伙伴密切合作,致力于将沈阳打造成为中国电动出行中心。宝马投资100亿元建设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以及在当地开发和生产全套电力驱动系统的技术实力。
同时,还要注重人才培养,积蓄发展力量。目前已有超过8000名华晨宝马员工接受了电动化相关的作业培训。
蒋忠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集聚壮大新质生产力。我认为要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装备业、航空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生物产业、深海空天开发技术、氢能与储能、新材料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形成新的产业梯队。
具体来说,还是要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培育新兴产业的“先手棋”,着力优化政策环境、创新生态。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还要抢抓机遇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培育重量级的产业集群,将辽宁的潜力发挥出来。
话题4
强企兴业是重要抓手
企业是辽宁全面振兴的生力军,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我省将如何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具有强大科技实力、核心竞争力、行业领导力的一流企业?研发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科技附加值的辽宁特色产品?
胡异冲:若将企业比作打造新高地的“砖瓦”,那么政策、举措就是黏合“砖瓦”的“水泥”,要相辅相成才能建成高楼大厦。在优质企业培育上,我们已经出台了《辽宁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辽宁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举措,开展了技术创新、精益管理推广等多种服务,帮助企业对接人才、技术、融资等资源,助力企业稳步成长。截至目前,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79家。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导制作修订的行业标准1400余个,35%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20年以上;97%为知名企业直接配套,大部分企业位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95%的主导产品属于补短板、锻长板、填补空白产品,实现了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未来,我们将开展第三批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认定工作,计划认定单项冠军企业50家以上。加快研究制定《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协同各方力量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落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探索以联盟、产业学院等形式汇聚专家资源、服务资源、平台资源,系统打造以“智库”为引领的新型服务模式。
杨维:本钢将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围绕汽车、家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需求,优化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加强“四个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强化国家级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夯实“先进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基础建设,推进“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高效、持续发展。同时,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构建高强汽车钢、特殊钢,低碳绿色和智能制造等专利池,提升本钢核心竞争力。
蒋忠中:壮大经营主体,打造一流、突出特色是关键。第一,要着力优化企业生存发展的营商环境,注重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包括企业的竞争环境、创新环境、人才环境、市场环境。第二,要着力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活力。第三,要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引导企业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第四,要加强以智赋能,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加速数字技术的渗透应用持续走深向实。同时,引导制造业企业向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的服务型制造转型,由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
本版制图 许 科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