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龙故事”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秃尾巴老李》 孙以增 绘
《龙珠》插图 子喻 绘
《李龙王的三场私雨》插图 王皓 绘
本报记者 刘臣君
提 要
关于龙的民间文学在辽宁大地流传甚广,其在不同的叙事文本中传达多元地域文化和最朴素的道德规范。龙故事的丰富性,体现出辽宁山川河海地貌蕴含的多样民众生活方式。这些故事中,除了辽西地区著名的“秃尾巴老李”以及派生的民俗活动外,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古渔雁民间故事、满族民间故事等。
起源于山东的龙故事随着“闯关东”扎根东北
清代开始的“闯关东”,对东北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山东的民间文学、民俗也“移民”至我省。
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甘招镇大杖子村,每年农历三月三都会举办“李龙王赶香烟”民俗活动,当地人抬着李龙王的神像在附近村落走家串户,为乡邻祈福。据民俗学家江帆研究,这一习俗始自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今已有269年历史。
“李龙王”即“秃尾巴龙”,也被称作“秃尾巴老李”“李老爷”等。“秃尾龙”的故事盛行于山东。研究发现,喀左的“李龙王赶香烟”活动与山东“秃尾巴老李”民俗一脉相承,是山东人“闯关东”带到辽西的。
当年,这些为生活所迫迁移到辽西的民众,以衍生于故土的民俗活动作为在异乡生存发展的精神信仰,以应对环境变迁后的文化调适。如今,这一民俗历岁月的积淀与演化,已经成为具有辽西特色及移民文化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传统。
记者在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志怪小说《子不语》第八卷《秃尾龙》中,找到了“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缘起:
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沤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后数年,其母死,殡于村中。一夕,雷电风雨,晦冥中若有物蟠旋者。次日视之,棺已葬矣,隆然成一大坟。又数年,其父死,邻人为合葬焉。其夕,雷电又作。次日,见其父棺从穴中掀出,若不容其合葬者。嗣后,村人呼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祷雨,无不应……
江帆说,清康熙、雍正、道光、光绪四朝的《文登县志》中有对“秃尾龙”传说的记载。而且,早在明朝,弘治皇帝曾封“李龙王”为掌管五湖四海九江八河总龙王,清朝道光皇帝也赐其“薄惠佑民”金匾,以颂其德。
可以肯定,民间故事以袁枚的《秃尾龙》为主干,以“神奇的诞生、断尾离家、回乡上坟、孝亲佑乡”为主要情节,并派生出相应的民间习俗。
在《东蒙民间故事·综合卷(六)》中,记载了一系列“李龙王”的传说,“李龙王”已经演化为神通广大、惩恶扬善、有求必应又十分认亲的神祇。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詹娜认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很具代表性,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流传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李老爷黑龙江战白龙》《一把报恩伞》等故事,既映射出辽西移民社会的生活环境历史,也抒发了山东移民对故土祖先的缅怀。
龙拥有行云布雨的力量源自百姓对风调雨顺的期待
“李龙王”的传说在辽西盛行,除了反映百姓对“保境安民”的需求外,也缘于农耕社会中百姓对风调雨顺的期待,因为龙能布雨。
在喀左甘招镇大杖子村,村民王俊学等人讲述了《李龙王的三场私雨》的故事:“李龙王”被封为“五湖四海九江八河总龙王”后,尽心竭力,看到哪里干旱缺雨,也不奏请玉帝,便私自降雨。结果玉帝震怒,“李龙王”被押上了天庭,定于三日后问斩。当天夜里,百姓都做了相同的梦:“李龙王”请求大家向玉帝求情。在百姓的恳求下,玉帝顺水推舟,饶了“李龙王”一命,并且授予他三场私雨权。
“三场私雨权”奠定了百姓心中“李龙王”灵验的基础。
詹娜说,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以下简称“三套集成”)的《辽阳市卷》中,记载了《龙头山》的民间故事,讲的是辽阳东南山沟里的八会村,村西边有座龙头山,在山坳深处,一位美丽的满族女孩白玉凤和老郎中采药行医。18岁后,她独立行医,在采药过程中坠崖,被樵夫海金龙救助。养伤期间,两个人投缘对意,结成了美满姻缘。八会村本是干旱地区,常年少雨,自从海金龙和白玉凤住下后,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原来,海金龙是东海龙王五太子,专爱搭救遇风浪落水的人,又爱行云布雨接济干旱灾民……
在民间故事中,龙作为行云布雨的主角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演变。
据施爱东的《中国龙的发明》一书记载,上古祭祀活动中,龙只是参与祭祀仪礼的一名执事功曹,从来不是祭祀对象。汉武帝确立郊祀之礼时,飞龙负责拉车,青龙、白虎负责保卫,可见拉车和保卫都是龙在祭祀活动中的工作任务。施爱东认为,龙在“二十四史”中最早以受祭者的身份出现,是在宋代雍熙四年(987年):“诏以亲耕籍田,遣官奏告外,又祭九龙、黄沟、扁鹊、吴起、信陵、张耳、单雄信七庙。”北宋初年,“九龙”的级别比扁鹊、吴起、单雄信等这些历史人物略高些。天禧四年(1020年),宋真宗又提拔了一位星宿龙神:“从灵台郎皇甫融请,凡修河致祭,增龙神及尾宿、天江、天记、天社等诸星在天河内者,凡五十位。”(见《宋史·礼》)此后,宋代将五龙堂、九龙堂列入“祈报”类神庙,与城隍庙、浚沟庙平级。
从上述正史中可以看出,关于龙的祈雨功能,官方记录要比民间记录晚很多,所以,如“李龙王”这样被明、清皇帝敕封,也并不多见。
正义终能战胜邪恶龙故事传播最朴素美好的价值观
与龙相关的民间故事中,故事家们经常会创造一些“转折”,令听众紧张起来,不过故事的结局一般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作为主人公的龙会站在善良百姓这一边,呈现“好心得好报”“吃亏是福”等朴素伦理观,起到教化世人的作用。
故事家薛天智在“三套集成”的《沈阳卷》中讲了《青龙寺》的故事,说的是沈阳青龙寺的由来。詹娜解读,有关沿海、沿河区域与龙有关的传说,基本脉络是龙王的某个太子因为私自行云布雨,被打落凡间,又帮百姓打败在当地作祟的“黑鱼精”“老鳖精”,最终实现风调雨顺的幸福生活。另外,“三套集成”《铁岭市卷》中还有民间故事《龙砬子山》,一条青龙在干旱之年偷偷行雨而被玉帝贬下凡间,青龙化作一座山,从而被人们铭记,命名为“龙砬子山”。
詹娜以丹东凤凰山的“双龙之争”传说为例,故事中的龙分为善龙和恶龙两种,两龙的争斗结果是善龙取胜,并成为当地的“保护者”,体现民间最朴素的道理。
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龙在民间故事中的栖息之所多为钟灵毓秀之地,龙的身体,也会衍生出灵秀之地或宝物。
在我省流传的龙故事中,有“盗宝”或“识宝”类型。一般这种故事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比如某地有宝,这个宝是龙、仙人或某一历史人物留下的,就藏在地下、水中或山里,但当地人不知道。因为有此宝,这里土地肥沃,风景宜人,民众富庶。而且因为宝物上写有谜语,当地人无法理解。之后,有外地人发现了此宝,便开始了取宝、盗宝。故事的结局往往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地人取走了宝;第二种是虽然百姓阻止了盗宝行为,但因为宝物变换了位置,导致当地不再具备灵气,失去了肥沃的土地或风调雨顺带来的收获。故事告诉人们要珍惜当前的环境,做善恶分明的人。
在“三套集成”《沈阳市卷》中有一则《龙珠》的故事,说的是张三和李四两个孩子到深山里玩,李四失手将张三推进枯井。结果张三被一条大青龙所救,它吐出一颗闪闪发光的龙珠,让张三舔过之后解饥。张三在枯井里靠着龙珠,熬到了二月二龙抬头,回到了家中,并依靠龙珠,让失明的母亲重见光明。故事到此并没结束,李四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将李四推到井中,希望也能得到龙珠,但一晃十天过去了,李四还没出来,她一急,也纵身跳入了井中,结果都摔死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勿要贪心。
詹娜说,从民俗学者考察的200则世界童话中,至少有150则是以大团圆收尾的,这是大众文化的世俗性、民间性、人类性的体现,遵循的是朴素道德。在“三套集成”“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中与龙相关的民间故事、谚语和歌谣也正体现了这种伦理判断和世俗的情感判断。在传统的乡土社会,民间文学和乡村戏曲等文艺都担负着伦理教育这一重要的社会功能。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