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技术赋能 老装置攀“高”
抚顺石化乙烯扩产项目加速推进
国产技术赋能 老装置攀“高”
本报记者 崔振波
3月28日,抚顺石化公司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预制场内,两台水泥泵车伸展着银色的长臂,将混凝土精准浇筑在平整的地基上。“这是我们组装设备的作业台,有2.2万平方米,现在正以每天1500平方米的速度推进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现场负责人钱运勇告诉记者。
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是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打造万亿级产业基地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5.8亿元。
与常规项目不同,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建设就像是在“搭积木”。乙烯裂解炉将在预制场进行建设、组装,全部完成后平移至生产区,与原有装置无缝拼接。“这种边生产边建设的模式,避免了传统改造工程可能导致原有装置停车损失,能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基础上,达到快速建设的目的。”项目副经理段勇指着距离预制场15米的八台乙烯裂解炉解释,新建装置“拼装”后将和原有装置融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实现提产能降能耗目标。
装置国产化是该项目的另一个亮点。80万吨/年乙烯装置扩能改造采用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技术,新建20万吨/年溶液法聚乙烯装置采用抚顺石化公司与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技术,16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等均采用国内技术。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提升乙烯能效水平,还能助力企业实现‘减油增化’,可增产聚乙烯瓶盖料、高洁净大中空料、超低密度POP等高端产品,扩大抚顺石化在高端新材料市场的优势。”段勇告诉记者。
目前,80万吨/年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及能效提升项目总进度已完成20%,公用工程完成场平清障,新建管控中心完成桩基施工,预制场硬化工程将于月底完成。今年,项目将完成投资15亿元,年底完成进度51.8%,预计2026年全面投产。届时,抚顺石化将凭借全新产能和技术优势,为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