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力量
张美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理解东北抗联精神“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基本内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坚定信心、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传承“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当作为。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东北抗联将士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抗战,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为支撑,坚持斗争、矢志不渝。无论是在敌人的进攻面前,还是在政治诱降中,东北抗联将士始终践行忠诚于党的坚定誓言。赵一曼被俘后饱受酷刑,宁死不屈,高唱悲壮的《红旗歌》慷慨就义。东北抗联第一路军领导人魏拯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自己的匣枪和一包文件交给警卫员,嘱托他们转交给党组织……东北抗日联军从鼎盛时期的3万多人,到抗战胜利时仅剩千余人,付出了巨大代价。支撑这些东北抗联将士壮举的正是他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挑战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前赴后继,永葆忠诚之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党员干部只有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动上自觉;只有政治上坚定,才能经得起考验。要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不断砥砺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守初心、葆本色,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在实干笃行上下功夫,越是艰险越向前,任凭风浪起、确保不迷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传承“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保家卫国、救亡图存是贯穿东北抗联斗争历史的一条主线。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永恒的情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人勇赴抗日斗争前线,开启了“时间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斗争。在白山黑水间,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为国献身的壮举彰显了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杨靖宇将军孤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与日寇战斗到最后一刻,面对劝降,杨靖宇答复:“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壮烈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抗日英雄左子元,誓与家乡共存亡,宁死不降,纵身跳下悬崖,在敌人的排枪射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各族同胞一腔热血、勇赴国难,用血肉之躯筑起希望的长城,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要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传承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激发全国人民爱国热情和使命担当,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传承“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激发为中国式现代化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灵魂。在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长期孤悬敌后的东北抗联将士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斗争环境异常残酷,但东北抗联将士百折不挠,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东北抗联将士用简陋武器进行殊死搏斗,许多将士即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东北抗联第二路军五军一师妇女团以冷云为首的8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在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后,英勇投江,壮烈殉国;陈翰章即使被敌人剜掉双眼,仍宁死不降,直到壮烈牺牲;年仅19岁的抗日小英雄姜墨林,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这些将士的壮举,铸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丰碑,前仆后继的英雄儿女如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是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东北抗联将士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处境和多么强大的敌人,都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高昂斗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要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用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激励人们奋勇向前,永葆革命英雄主义气节气概,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把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
(作者单位:丹东市委党校)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