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门”解千家愁
本报记者 黄岩 侯悦林
“原本以为很麻烦的抚养权纠纷,在综治中心‘一扇门’就解决了。”营口市站前区居民刘女士日前终于卸下了心头重担。她口中的“解忧平台”,正是今年3月建成运行的站前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这个创新性整合说事评理、速裁法庭等资源的社会治理平台,以“一站式”服务预防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综治中心主任闫阁说,这为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要把中心打造成坚固堡垒,让基层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
综治中心金牌调解员、退休法官许烈说:“中心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能高效统筹全区资源。刘女士的案件,我们联合民政等部门实地核查,既尊重抚养事实与孩子意愿,又严守法律边界,最终促成抚育关系变更,真正做到法理人情兼顾。”
矛盾调处大厅内,9个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接待群众。“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才能形成解纷合力。”闫阁介绍,“中心不仅有法律专家调解团,还吸纳律师、行业骨干、心理咨询师等组建了专家智库,更创新建立‘常驻+轮驻+随驻’三维架构,将调解组织、行政部门、政法机关等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攥指成拳的共治合力。”“以前各管一摊,现在中心统一调度,效率大大提升。”入驻综治中心的营口市公安局站前分局负责人郑瑞深有感触。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提出,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闫阁说,中心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聚焦群众诉求与治理痛点,搭建起县区级信息化平台,对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码”管理,做到全程在线流转、可查可溯。中心的公众号同步开通法律咨询、案例查询、风险隐患上报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诉求渠道全覆盖。中心自运行以来,已办结群众诉求900余件,从“化解纠纷”到“源头治理”,站前区综治中心的服务正在持续升级。
“建强综治中心‘主阵地’,关键要让群众诉求导得出、接得住、办得好。”闫阁说,“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中心将继续努力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让群众的每一件‘急难愁盼’都能在这里找到解法。”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立纲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