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海故事多 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辽宁大学学生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谭振山民间故事中的《当良心》改编成了创意舞台剧。 制图 隋文锋
谷雨时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谭振山民间故事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谭丽敏走进博物馆,给孩子们讲述辽河平原的耕种故事。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刘海搏
项目名称
北票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古渔雁民间故事、谭振山民间故事等
概况
国家级非遗6项
省级非遗16项
提要
辽河流域素有说书讲古的传统。截至目前,辽宁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民间文学有六项,省级有十六项。分布在辽河上游地区的有北票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辽河中下游地区的有谭振山民间故事、锡伯族民间故事、满族民间故事、古渔雁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如辽河水,流淌在两岸人民的生活中,讲述着山川风物的传奇。
太多的故事 开口就是河
“辽宁民间故事中反映大量与河流相关的内容,最常见的是以河流为背景展现人们生活图景的故事。”致力于民间文艺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副教授隋丽告诉记者,这些民间故事勾勒出辽河流域人们生产生活的历史画卷,也展示了人们对脚下土地、生存空间的认知。
记者采访了解到,辽宁的很多非遗民间故事都是以河流为背景开头的。比如谭振山民间故事中的《柳河水不淹老爷庙》以“柳河就在咱新民县(今辽宁省新民市)的西边”开头,《井坑子老项》开头写了“这地方是辽河套,在辽河北岸有个堡子”;来自沈阳市的《满都户》开篇就写到“辽河西岸,在辽中县与黑山县交界的地方”……翻开辽宁民间故事相关书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河流已经深深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两岸人开口讲故事时,“河”便脱口而出。
细细查看会发现,很多民间故事甚至直接以河流名称命名。如2007年被列入辽宁省第二批非遗名录的庄河民间故事中,就有一则名为《大河庄为啥叫大庄河》的故事,讲述了“大庄河”名称的来龙去脉。此外,反映河流名称由来的《浑河》《太子河》《赵圈河的由来》等故事也很常见。
与此同时,以动植物为主角的题材在民间故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人们会通过想象,为河中的生物赋予与人类平等的身份,并因此衍生出种种纠葛。如谭振山的故事中,很多讲述了人们与泥鳅、老鳖、水蛇、蛤蟆的故事。这些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大多有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惩恶扬善的道德观。从这些通过丰富想象力产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人们对善恶的判断、对生活的期盼、对河流生物的爱惜与尊重。一则名为《大旱求雨二道湾鲇鱼泡》的民间故事中,讲述了生活在辽河边的人们求雨的过程。故事中讲道,有一年天旱得邪乎,人们用了各种方法求雨均不奏效。后来乡里组织堡子200多人一起身穿蓑衣、头戴柳树圈到河边求雨,来到“鲇鱼泡”这个地点放起鞭炮时,河面上忽然“唰”地浮起了大大小小的鳖。此后,便哗哗下了一大场透雨。“风调雨顺是农耕社会民众最朴素的愿望。千百年来,对于辽河两岸的百姓来说,民间信仰成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常能看到以龙王、水神等为主角的民间故事。”隋丽告诉记者。
这个故事反映的祈雨习俗,既体现了东北地区祈雨仪式的相通性,也体现了辽河流域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对“王八”和“鱼”的崇拜,更是带有明显的河流文化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与河流有关的民间故事,不仅仅是美好而灿烂的,也有很多人们关于水患、灾难的记忆。隋丽告诉记者,辽河在哺育两岸人的同时,也给予其子民挑战,辽河水患的灾害记忆不但记载在史料里,也留在了民间记忆中。隋丽以《独角龙破冰》为例向记者解释,故事中提到的辽河石佛寺段经常发生“豁冰”现象,实际上就是对辽河凌汛引发洪水灾害的一种隐喻。凌汛现象是高寒地区河流经常发生的现象。河流表层有冰层,冰层下面有水流,冰层破裂成块状,在水流带动下流向下游,造成冰层堆积,河流水位快速上涨,洪水泛滥,或给河流两岸民众带来灾难。辽河历史上经常发生凌汛。
讲故事的人 世代与河流相伴
自古以来,人们对河流总是有着深深的情感、无限的眷恋,从不吝赞美之词。辽河水已经融入辽宁人的记忆里、基因中,这也是民间故事中处处可见河流的根本原因。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中提道,辽宁民间故事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面貌、民族交往状况、民间文化艺术形态及民间故事本身都有许多与其他地区相异的特殊性,所以才形成当代辽宁民间传承的民间故事的特点。其中,在辽东、辽西两大山系之间伸展出的辽河平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家。
从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经历,也可看到他们世世代代与河流相伴的“家族史”。
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谭振山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的谭振山,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镇太平庄村,他所掌握的故事可列出篇目的就达千余则。翻开《新民县志》可知,辽河中段,有秀水河、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让这里“既有渔获之利,又有舟楫之便”。随祖上移民东北,在辽河平原上耕作了一辈子的谭振山,很多故事讲述了两岸农民才懂的地方知识。
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刘则亭被认定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十多岁时,刘则亭跟随父母来到辽河口海域,了解了“古渔雁”的民间传说。盘锦市大洼县二界沟镇的特殊环境、在辽河入海口滩涂及浅海捕捞鱼虾的岁月,深深印在他的记忆中。现在,自幼跟随外祖父刘则亭收集采录“古渔雁”相关神话故事传说的贾钰焓,成为该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并担任辽河口古渔雁文化遗产博物馆馆长,继续整理、保护、传播古渔雁民间故事。
2006年,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主体部落喀喇沁部是明朝中期从家乡贝尔湖逐渐游牧到西拉木伦河以南、渤海湾以西、长城以北的大片疆域。在喀左县的民间故事《好汉桩》中就提到了“敖木伦河上游,南哨东山上有一个三丈高五搂粗的石头桩子,叫‘好汉桩’”。
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氛围,留在了很多民间故事传承人的记忆中。谭振山的孙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谭振山民间故事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谭丽敏就是其中之一。“爷爷有太多故事了,总也听不完。春天,我会坐在河边的树林里,看着远处的石佛寺,听爷爷讲古代王侯将相的故事;夏天,爷爷拿着大蒲扇坐在院子里,我拉个小马扎坐他旁边听辽河鲤鱼的故事;秋天,爷爷会一边搓着丰收的苞米,一边讲辽河平原上耕种的故事;冬天,柳河水结冰了,我早早躺在炕头被窝里,在道德训诫的故事中渐渐入睡……”谭丽敏说,这些情节奇异、跌宕起伏的故事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现在的谭丽敏积极走进校园、走进博物馆,希望把从爷爷那听来的故事讲给下一代。
沈阳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赵旭表示,河流,是贯通辽沈大地精神血脉的文化纽带,是支撑辽沈大地农耕文明的活力之源,是承载辽沈大地人文精神的重要平台。河流,已经与这片黑土地上的喜怒哀乐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成为精神象征!
丰富的内容 讲述独特精神世界
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下,这些以河流为背景、以河中动物为主角、以水患记忆为隐喻的故事,归根到底反映的是生活在辽河两岸的人们对地方性知识的认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伦理道德的认知,以及他们的地域性格特征、根植于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
辽宁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江帆在由其采录整理的《谭振山故事精选》中提出,谭振山的故事强调人与自然的相生相谐,注重以生动的情节与场景向人们传递农耕民族素有的朴素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
《老龟报恩》便是集生态观念、地方知识、伦理道德于一体的生动案例。在故事中,爱护动物者得到嘉奖,残害生灵者遭到惩罚,这反映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故事的后半段,辽河水从往年的向北岸“滚水”转为向南岸“滚水”,讲述的是人们对辽河水性的认识、如何与河流相处、如何收获庄稼的地方性知识;被救的老龟通过种种方式报答“主人公”刘振江,反映的是善恶有报、知恩图报、仁义道德的伦理底色。
隋丽告诉记者,辽宁民间故事“土层”厚重,是辽河流域农耕文化、山林文化、旱区文化和河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鲜明的区域文化印记。辽河流域四季分明,在农耕社会,农闲时间较长,冬季漫长寒冷,人们既不能劳作,也无法进行户外活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讲故事成为两岸人们重要的生活娱乐方式。大家坐在炕头、围着火盆讲故事,风物传说、英雄传奇成为打发时间的最好谈资。在日复一日的讲述中,人们身心得到放松,练就了幽默感和好口才。与此同时,民间故事经过不断打磨,变得越来越丰富,同一个故事会在不同题材中反复出现。
“很多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民间故事篇幅很大、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活泼灵动,常常一则故事中套着另一则故事,一则故事的开头可以接上另一则故事的结尾。”隋丽告诉记者,辽宁民间故事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情节之成熟,是很多地区无法比拟的。
在民间故事中,人们敬畏、依赖河流,也有面对河流挑战的勇气。如洪水凶猛,土地、房屋被毁时,人们会在自然生物的帮助下,重建房屋、重耕土地,开始新生活。“这反映的是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苦难来临时,生活在辽河流域的人们没有妥协,而是积极面对,并将这些写进故事中,一方面表达了战胜困难后的欣喜和自豪,另一方面将其留在民间记忆里警示后人。”隋丽认为,人们在经历灾难后更坚韧了,这正是我们能够从辽宁民间故事中获得的生存经验。
千百年来,辽宁人与辽河水早已血脉相连。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历史文化造就了辽宁人的精神风貌和生命韧性,这些充分体现在丰富而生动的民间故事中。可以说,民间故事与辽宁人语言幽默、乐观豁达、坚强不屈的性格相伴相生,成为历代传承的精神财富。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