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土”这么亲 喇叭一响好戏就登场
成功复排的海城喇叭戏《赵匡胤打枣》剧照。 本报记者 吴 丹 摄
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金奖作品、海城喇叭戏现代剧目《跷中情》剧照。左为万老蒯,肖杰饰;右为牛二,谷志刚饰。 受访者供图 制图 隋文锋
本报记者 吴 丹
项目名称
海城喇叭戏
概况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要
发源于古镇牛庄的海城喇叭戏是东北地区最早形成的民间剧种之一,也是我省地方戏曲中唯一的非遗项目。历史上,辽河、浑河、太子河交汇后在下游孕育出牛庄这一水运枢纽、商贸港口,外来剧种涌入后与当地秧歌融合形成海城喇叭戏,并跨越三百年的时空传承至今。
依码头而兴 伴高跷而生
海城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鞍山、营口、辽阳一带的民间小戏剧种,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故叫喇叭戏,又称“大布衫子戏”“柳腔喇叭戏”。
海城喇叭戏兴起于明代中叶的牛庄。当时牛庄是辽河上的重要通商码头。清乾隆二十五年所立碑刻中记载:“牛庄城北有巨川焉……西连津沽,南接齐鲁,楚、闽、粤各省悉扬帆可至。”可见当时的牛庄商贾往来、商业繁盛。
河海融汇,商贸发达,给当地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财富。“戏路随着商路走,商业的繁荣为当地戏曲艺术活动的兴盛提供了条件。当时,带舞蹈表演的高跷已经不能满足百姓的需求,所以在高跷上加入一些小曲小调大受欢迎,最后发展成小戏。”中国曲协原副主席、省曲协名誉主席崔凯告诉记者,明代中叶,晋、鲁、冀等地商人顺辽河而上涌入牛庄,同时也带来了本埠音乐、戏曲。他们与当地乡民同娱同乐,外地戏曲、小调便逐渐融入海城秧歌中。
清初,牛庄戏曲发展迅速,各个戏台达到“士妇奔走而观之,自春徂秋无虚日”的盛况。受到各地戏曲的熏陶与影响,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民歌为基调,吸取山西、山东的“柳腔”、江西的“弋阳腔”、河北的“喇叭牌子”等外来声腔,形成了诸腔杂陈的独特声腔体系。嘉庆、道光年间,该剧种在剧目、声腔、表演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程式。尤其在高跷兴起之后,喇叭戏艺人纷纷上跷与高跷艺人同台演出,两种不同的艺术融合形成新戏种。老艺人曾经凝练地总结这种演出方式为:柳腔打底儿、秧歌镶边儿、高跷润色儿、成名打碗儿。
海城喇叭戏演绎着人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故事,以情节的故事性、人物的形象性和音乐唱腔的丰富性增强了高跷的艺术性;高跷的娱乐性、流动性,也推动了海城喇叭戏的发展,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
高跷中的跷功、手绢功、扇子功被巧妙融合在海城喇叭戏的表演中。海城喇叭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肖杰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接触该剧种,她嗓音高亢,音域宽广,唱功了得,而且技艺精湛,手绢、扇子玩得出神入化,还参与过上跷唱戏的表演,站在2尺多高的跷上唱起来也游刃有余,甚至掌握了“盘跷走”的技巧。“海城喇叭戏就是人物戏,人物演得活,无论是彩旦、老旦还是小花脸、老生,放开演、放开唱,当地老百姓都接受这种唱腔,亲切、接地气。”肖杰说。
该剧种多为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三小戏”(小旦、小生、小花脸),具有表演夸张诙谐、曲调欢快优美、唱腔高亢热烈、形式载歌载舞的艺术特点,带有质朴的乡土气息,适合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演出。情节比较简单,语言朴实,便于理解,表演时观众甚至可以与演员直接交流,比如叫好、搭腔、帮腔、点戏,这种交流与参与,又激发了演员的极大热情。
戏曲来自于乡土,乡土永远是戏曲的根,与百姓离得越近,地方戏才越有生命力。回忆起送戏下乡的经历,肖杰感触颇深:“一次在村里演出,一位百岁高龄的老太太坐在木板车上被儿子推到戏桌前,点名让我唱一出传统喇叭戏。一曲终了,老人家颤颤巍巍地起身,给我行了个礼,说‘谢谢’。我也被感动得哭了。还有一次,我在岫岩演出喇叭戏《墙头记》,扮演母夜叉,台下一个小孩高喊‘打坏人’,拿石块砸中了我的眼眶。我是哭笑不得,百姓认可我的演技,甚至将自身代入到戏中,也说明我们的戏发挥了教育的作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传统孝道、传承文明乡风。”
除了具有乡土性、秧歌性等特点,海城喇叭戏还展现出了滑稽搞笑的强娱乐性底色。早期剧目多为口头创作,包含大量土语,也有自我嘲讽或民间笑话。演员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吃拳头”等个性化绝活极具喜剧风格。
海城喇叭戏于1958年正式定名,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21年入选全国濒危剧种保护扶持名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剧种生存环境的变化,作为从民间土生土长、以舞台为载体的地方剧种,海城喇叭戏的发展之路经历了大起大落。
首次复排传统武戏 强化剧种建设
“几个壮汉在我面前站,
雄赳赳气昂昂拧眉瞪眼像凶神!
我这里急忙拿起盘龙棍……”
粗犷的唱腔伴着唢呐和紧密的锣点响起,盛夏的高温没有阻挡住演员们排演的热情,他们举刀拿棒,闪转腾挪间虎虎生风,念唱做打,有模有样。6月5日,鞍山市演艺集团四楼排练场里,海城喇叭戏《赵匡胤打枣》正在紧张排演。
作为传统海城喇叭戏中少见的一出武戏,《赵匡胤打枣》对演员表演技艺有极高要求,在今年5月刚刚入选文旅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这是我们复排的第一部传统武戏,也是多年未演出、濒临失传的代表性剧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次入选复排计划对海城喇叭戏剧种建设而言有着重要意义。”鞍山市演艺集团党总支副书记、编剧李明辉介绍。
为了让该戏以原汁原味的样貌“重见天日”,作为海城喇叭戏传承基地之一的鞍山市演艺集团组建了以肖杰为核心的主创团队。62岁的肖杰不仅亲自编曲,还担任艺术指导,每天跟着演员在排练场抠细节。
肖杰介绍,“帮腔”是海城喇叭戏的特点之一,尤其早期的喇叭戏表演方式通常是一人唱、众人和。随着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一部分帮腔被唢呐吹奏的“过门”替代,另一部分即是保留至今的衬字、衬词和衬句,比如“哎”“咳”“呀”“哪呀依儿呦”。“把‘张家女生来不爱做饭’这段改成‘帮腔’唱法,既显得热闹,也是致敬传统。”肖杰说。
唱了30多年喇叭戏的肖杰,谈起曲调创作也头头是道:“海城喇叭戏的很多曲牌是以戏定名,比如‘打枣调’源于《打枣》戏,‘骂鸡调’源于《王婆骂鸡》戏,‘擀面调’因《梁赛金擀面》一剧得名。我写《赵匡胤打枣》的曲子,始终以明快活泼、节奏鲜明的‘打枣调’作为主线来贯穿。”
一周后,这出十余分钟的小戏参加了“菊苑流芳”第九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的开幕式演出,首次亮相省级活动舞台便博得满堂彩。聚光灯下,细密的汗珠从演员们头上滑落,浸透了身上的戏服。热爱是理想的火种,正是这些人日复一日的苦练和坚守,使得小众的传统地方戏曲被更多人知晓和喜爱,结出累累硕果。
在传承中创新 注入时代活水
海城喇叭戏一度面临濒危,观众的断层、艺术土壤的流失、剧目的缺乏是主要原因。1998年,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对海城喇叭戏进行挖掘抢救,开展剧目创作。2004年,剧作家董凌山、王成禄创作了大型现代戏《跷中情》,对海城喇叭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借鉴和吸收了京剧、评剧的伴奏乐器,极大地丰富了海城喇叭戏的音乐,改变了传统的“三小戏”结构,增加了行当,使其更具表现力和观赏性,该戏受到广泛好评。从此,沉寂多年的海城喇叭戏出现新的创作热潮。
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萧忠伟告诉记者,目前,在海城喇叭戏项目保护单位——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的牵头组织下,设立了鞍山市演艺集团、海城市文化馆两个传承基地,建起3家具有创排、演出能力的院团,每年演出百余场。
“海城喇叭戏已成为我省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地方戏曲剧种,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地方戏曲会演并获得广泛赞誉。”萧忠伟说。他也承认,地方戏的活态传承,需要面向群众尽可能多地演出,传统艺术不能束之高阁,它真正的生存土壤是民间,让老百姓多接触,使它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培养一批年轻的观众,这对剧种的未来传承更有利。
6月13日、14日,辽宁文华大奖获奖作品、海城喇叭戏《玉石沟》作为辽吉黑蒙四省区戏曲展演剧目连演两场。悬念叠加的剧情,浓郁的辽南地域特色,幽默逗趣的表演,引得观众拍手叫好。一名首次看海城喇叭戏的观众激动地评价说:“这音乐就像是从咱村口的老槐树上摘下来的,土得掉渣却又亲切得要命。一口唢呐,硬是把喜怒哀乐全都怼进耳朵,直捣心窝。人物活灵活现,真实。这部戏着实是震撼到我了!”
提及创作过程,年轻的曲作者李洪旭表示,这是以“答好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时代命题”为出发点进行创作的。在实地采风、翻阅资料、请教专家、研读优秀剧作之后,他以“骂鸡调”为基调创作出主旋律,大胆地为每个角色设定贯穿始终的固定曲牌,以曲牌连缀体的方式串联成整部戏的音乐,并突出了唢呐激越昂扬、穿透人心的力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崔凯肯定了《玉石沟》在音乐创作上的创新。他认为,这一剧种要发展,应更广泛地吸收秧歌曲牌和东北地方戏的一些艺术门类的曲调,这对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发展同样有借鉴意义。
肖杰以执行导演和演员的身份参与了《玉石沟》的创排,剧中演员杜晓玲、刘崇娜等都是她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让弟子们在大戏中挑大梁,让一批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是她的迫切愿望。去年省文旅厅首次为“辽宁省戏曲名家工作室”授牌,肖杰是首届五位名家之一。她的工作室既是戏曲创作研究室又是排练场,尽管已经退休,她仍像上班一样往工作室跑。“人才是剧种健康良性发展的首要条件。我总想,别在我们这一代把喇叭戏的传承丢了,所以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的本事都教给年轻人!”肖杰说。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海城喇叭戏,正如孕育其母体——辽河一样,敞开胸怀、兼容并蓄,不断容纳新的时代主题,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责编:齐志扬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